足迹
刀尖上的大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南下南下一(第5页)

人家直接带了一万雄兵过去,往洛阳城门口一摆,然后自己领着百十个兄弟进城找朱有珪聊天。

然后,朱有珪陪好吃陪好喝,说话特别客气,杨大帅就这么转一圈回来了。

再然后,杨大帅反手勾结朱友贞弄死了朱有珪。朱友贞还得把他老杨祖宗一样供起来,别管心里多难过,面上那是一点怠慢也无。

这一波操作行云流水,还给他张万进弄了个大帅做。

你这……

你这……

怎是一个服字了得啊。

经过这一局,张大帅自觉脱胎换骨,终于掌握了杨师厚的绝学。

核心就八个字,因势利导,见缝插针。

浓缩一下,就是“顺势而为”

四个字。

如今他准备学以致用一把。

“吭吭。”

张万进将军清清嗓子道:“不瞒诸位,张某人实乃唐王心腹!”

呵呵,摊牌了,不装了。

嗯?

潘九郎闻言,两颗眼睛瞪得如铜铃,老张啥时候成了李老三的人了?

爷爷怎么不知道?

却见张万进冲自己传来个一切尽在掌握的眼神,听他道:“当初,故辽王李公入幽州,局势混乱,唐王恐城中有贼子作祟。

时军中盘根错节,唐王便寻到我,要张某人做个耳目。

后来李小喜那厮居心叵测,唐王又令我与之交通,探明底细。

当时大军正在柏乡激战,唐王恐守光作乱,遂令我南下打入义昌。

至唐王南讨,刘守光兵败,我这才奉了唐王之命,投在杨师厚帐下。张某人忍辱负重至今,所为便是为唐王内应,助唐灭梁。此前时机不到,此事某不便与你等说知。今郓州已降,王师不日将至,正是我辈出力之时……

是这样么?

潘九郎完全陷入了混乱。

难道李小喜是李老三弄死的?

不对呀,当初逃出来,老张慌的一批,难道是假的?

这厮啥时候投了李老三?

李老三可是跟刘老二谈好了条件的,难道也是假的?

到梁朝,他们一开始可不是奔着杨师厚来的。

但是,认真想一想,好像又很有道理。

包括当初李小喜要造反,潘九郎都觉着是扯淡,张万进还一次两次跟他瞎逼逼。这一桩桩一件件,若是按张万进这么个讲法,倒是非常合理了。

张万进,藏得这么深?

为人耿直的潘九郎已经完全陷入死机状态。

张万进还在滔滔不绝,道:“那些虚文爷爷也不说了,今日只说实惠。

天下大势,在唐不在梁,此事明矣。唐王仁义,与我有言在先,愿助我者,不吝爵赏。不愿助我者,只要不闹事作对,听其自去,绝不留难。

放才使者所言诸位皆知,唐王前锋已经出,如何抉择,诸位一言而决。”

一口气念完了台词,真把咱张万进将军给累坏了。

奶奶地,为了写这个剧本,张将军死了多少脑细胞。

呃,张将军真是呕心沥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