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刀尖上的大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回幽州五(第3页)

“是呀,趁城里有粮,回镇去吧。”

“我要回家。”

“兄弟,李家瞎闹,凭甚作贱你我。”

“兄弟,狗日地李二胡闹,凭甚不让爷爷回镇。不让回,爷爷自己走。”

“善哉。自走,打回去。”

“正是此理,打回幽州去。”

“哎!我说一句。狗日地李二能反,敢不让爷爷回镇,我辈亦可反。”

“妙哉。反了反了,打回幽州去,拥刘帅做大帅。”

一时间群情激愤,人人高呼:“打回幽州去,拥刘帅做大帅。”

……

回到营中已是后半夜,几乎喧嚣一宿。最后,刘仁恭勉为其难地承诺带领大伙回幽州,鼓噪的士卒们才逐渐散去。郑二跟随大李回来,秦光弼几个都在等着没走。“怎么闹事者还有我军?”

一坐下,李大就开始质问。

张德红着脸道:“天一擦黑,便有人在营外鼓动。我等慢了一步,出去看时,已有人跟走了。我军立刻谨守营盘,再不让人出去。”

李大走时吩咐他们看好家里,出了这档子事,众将均觉脸上无光。还好出去的人少,不算彻底丢人。

大李闻言,也没问到底有谁出了营,而是坐在交椅上默默不语。

等了片刻,李三郎道:“将军,这是有人搞事啊!”

“哼,我不晓得么。”

李大突然就气乐了,道,“起先我还道真出了乱子,待来一看,几个鼓噪者,不是刘守光便是单无敌手下。真他妈地。”

刘窟头这回口风紧呀,愣是到现场大李才知道已同幽州谈崩。却是很出意料。新的大帅上台,下赏赐安抚各部,这不应该是正常程序么,怎么到李匡筹这里就不算数了呢?即不钱,又不给安顿,什么说法也没有,不闻不问?耍流氓么?要疯吧。想想卫士刚刚冲来的那一瞬,李大郎真的以为出事,着实吓得不轻。

这要是稀里糊涂被人砍了脑袋,爷爷找谁去喊冤?

听李大说了经过,众人皆冷笑起来。郑哥又觉脑子嗡嗡的,不大跟得上趟。拉着身边秦光弼,小声问道:“这是个甚事?你跟我说说啊。”

“说甚?这不明摆着么。刘帅想起兵,不明白?”

像看傻子一样看着郑二,秦光弼心说,上次李匡威你不是嚷嚷的头头是道,如今真事来了你道糊涂了。“啧啧,李匡筹不讲规矩,必定要失人心,刘窟头想浑水摸鱼,却弄不清楚军心向背,所以鼓动军士闹闹看一看。”

郑二木楞楞道:“就这点人,能成么?”

“又不攻城。只去幽州闹一闹。”

秦光弼给他耐心介绍工作流程,道,“你看,按规矩,李匡筹应当妥为安抚我军。但是这厮不让我军回镇,还不给钱粮不闻不问,这是他不讲规矩在先,随便我再闹,镇里也无人帮他。他势单力孤,咱数千人往城下一站,都能给他吓尿了。嘿嘿,敲笔好处,再挑块善地。嗯?”

屠子哥眨巴眼睛半天,恍然大悟,道:“哦。还能如此?”

李三郎却蹙眉道:“将军,我看这次未必能成。”

大李眼看弟弟这水平还是不够,道:“虽说是有人鼓动,但是闹出这般动静,亦是军心所向。不让走又不给钱粮赏赐,军心早晚要乱。不如此,待士卒哪日自鼓噪起来那才凶险。”

李大似是心有戚戚焉,一股倦意袭上心头,“散了吧,明日刘帅还要军议,你等回去安抚部众,无令不得出营。违者,斩!”

……

营里灯火通明,军士们不出意外地围在一处,正在交头接耳。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星就是咱寨主爷,在那里解说地兴奋异常。“好么,便有人将两个酸丁拖来,道是幽州使者,咔,就给斩了。他奶奶地,刘帅都说明日下赏赐,居然有那个蠢猪说不要了。爷爷不能同意,到了是给大伙将赏赐争取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