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这句话,从小到大,他已经听过无数遍了,每次听到,他就会在心里告诉自己:我是哥哥,我要爱他,因为他是我弟弟。
实际上,这不知道是第几次他下定决心了,但他仍然不确定能不能做到——遵守诺言,一直爱弟弟,并且不再为父亲的偏心感到不快乐。
他最终还是说:“好。”
孟寄宁笑出漂亮的梨涡。
于是,他坐在文化宫的大礼堂里,望着孟寄宁走到台上。孟寄宁的口音并不算纯正,可他自信、热情、语怀激昂,让人不自觉地仔细倾听。第一排的评委坐直身子,随着演讲内容的递进频频点头。
孟初望着弟弟。他的英语也不差,可他没有站在台上的勇气。
“孟初?”
他循声转头,隔着一个空位,有个男生望着他。
孟初认出这是班上的同学,叫魏谦,坐最后一排的,因为隔了点距离,同班快三年,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对话。
“你也来参加决赛?”
魏谦问,“诶,初赛我好像没见过你?”
孟初指了指台上:“我陪弟弟来的。”
魏谦点头,过了一会儿,忽然笑了。“这是不是你第一次跟我说话?”
他说,“感觉你一直很安静。”
孟初不知道怎么接。他跟谁都很疏远,即便有一天,真有人主动接近他,他也没有话题聊。时下热门的电影电视剧,他没看过;球星明星,他不认识;流行文化,他不关注;他连音乐也不听。
他是一个孤僻的人,习惯于把自己藏起来,这不冒犯到其他人,也不触犯任何法律。
而且,其实并没有人会寻找他。
在沉默演变成尴尬之前,主持人叫了魏谦的号码。
“到我了,”
魏谦站起来,“之后再聊。”
孟初点点头:“加油。”
虽然只说了两句话,他还是很感激魏谦。对任何愿意主动跟他交流的人,他都很感激。
对于那句“之后”
,孟初只当成客气话。然而,魏谦似乎是个言出必行的人。
回校后,课间、晚自习前、宿舍楼下,如果两人碰面,魏谦必会走过来,跟孟初聊一会儿。有时是问一道题,有时是问假期做了什么,有时是抱怨学校和老师。
某天,孟初走过教室窗外,偶然听见班上两个女生八卦:“魏谦是不是喜欢孟初啊?”
他下意识地远离,免得对方现自己这个当事人,闹得场面尴尬。
他快步走着,那句话在脑海里不断回荡,连带着勾出了他和魏谦的所有回忆。
他一句一句回溯他们的对话,试图挖掘其中的暧昧和暗示。
魏谦真的喜欢他吗?如果不喜欢,为什么平白无故找他说话?魏谦又不缺朋友。
如果喜欢……他也会有人喜欢?
这个认知压倒了所有情绪,让他从心底激荡出喜悦。
从初中,甚至小学开始,校园的各个角落,就会传出闲言碎语。谁喜欢谁,谁在追谁,谁和谁在谈恋爱。
青春期的荷尔蒙在密闭的空间里激荡,少男少女们眉目含情,在操场边的树林,夜幕掩映的墙角,楼道里,天台上,挣脱家长老师的围追堵截,开启一段懵懂甜蜜的青春回忆。
这些场景里从未有他,他也以为自己不会成为某段故事的主人公。
不像孟寄宁。
还没住校的时候,两人从学校回家,孟初经常看到他整理书包时,翻出各类情书,然后懊恼地叹气。
“唉,”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