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高校教师生存日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孟初满足地笑了笑。是啊,再问一些问题,他还有很多事要跟他们讲呢。

他把卷子拿出来,递给他们看。孟长青扫了一眼,又说了一句“真棒”

,把卷子还给他。

“正好,寄宁也出院了,是得好好庆祝一下,我们下馆子吃一顿吧,”

孟长青对妻子说,“寄宁不是一直想去昌平路那家店吗?就是三明治都是切成小块,用竹签串起来的那家?”

孟初站在原地,心里的火苗一点点熄灭。

他们去了那家店,孟寄宁用清脆的童音,抱怨医院挂水挂得手疼,又说了很多幼儿园生的事。

孟初全程保持着沉默。

回到家,他说老师还有作业,就先回房间了。

他铺开信纸——捐赠的杂志到了,他得给捐赠人写感谢信。他起了个头,突然放下笔,感觉到无比委顿。

他终于放弃了,他不想再让自己显得开心一些,因为他真的十分难过。

不久后,孟长青带着他们去叔叔家玩,中午,孟寄宁困了,于是大人把他们赶去午睡。

孟初不困,但为了配合弟弟的步调,他阖着眼躺在床上。

过了一会儿,房门慢慢开了。他没有睁眼,但他知道两个大人正站在门口,观察着他们。

“说真的,”

他听到叔叔低声说,“现在厂里效益又不好,养一个就够费力了。要不,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把他送回去吧。”

孟长青有些为难:“孩子又不是物件,领都领回来了,哪好意思再送回去?”

“当初不是因为嫂子一直没动静,才领养他的吗?”

叔叔说,“现在寄宁都出生了……”

孟长青陷入了沉默,这几秒的沉默,是孟初一生中最漫长的时间。

“唉,人得负责任嘛……”

最终,孟长青开口说,“这么送回去,名声多不好听。”

接下来,两人还说了几句琐碎的话,抱怨物价,抱怨工资,孟初全然没听进去。

他脑子里只有持续的警钟的轰鸣。

这轰鸣一直持续到现在。

他甚至有一个阴暗的猜测。他们知道他醒着,故意把真相说给他听,把一个巨大的钟罩甩入他的童年。

此后他再也无法埋怨他所得到的一切,或者要求父母给予他和孟寄宁同等的爱。

之后,他在捐赠给他的儿童杂志上,读到了一篇小说。

小说中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国家,国度里生活着名为玻璃人的特殊人种。从外表上看,这群人跟普通人没有区别,只有一点不同:如果有一些时刻,一些事,让他们受到伤害,他们受伤的那部分就会脆化,变成玻璃。

一旦触碰到那个地方,人就会碎裂。

于是,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呵护那一部分,直到死亡。

看到这个故事时,孟初一直在想,这些碎片,还可以再拼凑回去吗?

更重要的是,早已变成玻璃的部分,还可以长回坚韧的血肉吗?

第8章社交

【社交:i人参加时表面一派波澜不惊,其实心里在“天哪求求谁来理我一下”

和“谁都别跟我说话我只是个安静的干饭机器”

之间反复横跳的活动。】

聚餐结束后,付关山即刻启程,回到了香港,孟初也恢复了独居生活。这段婚姻的影响,如同泛起的涟漪,短暂扰动之后归于平静。

他回归上课、实验、写本子、带学生的轮回中。

哪一个都不让人省心。

他没有助教——学校没给他配助教,要自己招一个,他又心疼钱——所以作业只能自己批。软件设计基础是大班课,批改量可观。

如果说,批作业能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有利于改善教学,那还值得,关键是……

孟初按了按眉心,滑到下一份代码。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