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臣之所以加入军旅就是为了雪这段耻辱(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朱元璋摸了摸下巴:“嗯,不错。
幸亏你提醒,朕确实是这么讲过的。”
太子朱标继续建议道:“父亲,如今朱雄已经是大明最年轻的指挥使了。
虽说带兵越多越需考验才能,但我以为可以暂且保留现有官职让他熟悉业务,同时给他封爵以彰其功。”
此言一出,满堂惊愕。
“封爵!”
众位大臣皆震惊非常。
要知道,即便在这高堂之上的人个个都是权倾朝野的大官,然而能够拥有封爵的人寥寥无几。
那些有爵位的要么是当年开国元勋,要么是从先辈处继承而来,像徐辉祖便是承袭了父亲徐达魏国公的地位。
即便是六部尚书这样的高位,也没能享受到这份殊荣。
这足以证明,在朝臣眼中爵位的分量有多么沉重。
因为一旦获得封爵,这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种特殊的身份认证。
此外还会有一个地域名称作为封号,并且附带高于普通官员的俸禄待遇,无论世袭与否,只要有这个爵位,就可以享受朝廷提供的供养特权。
在场众人可见,这份爵位乃是何等荣耀。
诚然,
在大明朝,与秦汉时不同,即便被敕封爵位,也无对应封地,所得仅是俸禄的增加与荣誉的象征。
况且,
大明有一项继承自秦汉的规矩:无军功者不可封爵。
这便显示出文臣获封爵位的难度之高,得立下何种功劳才能达到这个程度。
提到封地,唯有皇族藩王能有封地,其他爵位都只是带来俸禄上的提升。
听完朱标的话语,
朱元璋沉思片刻点了点头,说道:“标儿此议甚好。”
“既如此,”
“那便为朱卿加封爵位。”
思索之后,朱元璋决定,“就封他一个世袭子爵。”
“朱卿,还不快谢主隆恩?”
朱标向朱雄使了个眼色。
朱雄立刻回应:“臣感激皇上厚恩。”
子爵位于男爵与骑士之上,
更为关键的是这是世袭的子爵,比不能传承的伯爵要好得多。
这意味着子孙后代都可以享有这一身份,彻底脱离平民阶层,步入士绅行列。
而且,
朱雄作为指挥使能够荣获此项子爵之位,完全是凭自身努力,而非依赖家族传承,这显得尤为珍贵。
此刻,
不少朝臣听到“世袭子爵”
四字,眼中充满嫉妒地注视着朱雄。
“年纪轻轻已是十七岁指挥使,十七岁子爵。”
“唉,要是我儿子能有这般出息就好了。”
“人比人,真叫人憋屈啊!”
但见,
有人欢喜有人愁,朱雄心中此时却满是对奖赏的期待。
官职晋升通常会伴随奖励,但他不知道封爵是否也有相应犒赏——毕竟这是他首度获得爵位。
“朱雄受封世袭子爵一事,诸公可有异议?”
朱元璋环顾群臣问道。
众人齐声道:“臣等绝无异议。”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