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很快在战士们的协作下建造好数条临时板(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另一边,张辅和刘磊看着这一幕,不禁相视点头。"张将军,咱们还真是多虑了。
这朱雄不但箭术超群,统兵治军也同样不俗,看来真是一位将才。”
刘磊感慨万分。
张辅点头称是:“确实难得。
等平定了北元,我一定要把他引荐给燕王殿下。
这样的人才万万不能埋没。”
事实上,让朱雄接管第一营乃是张辅的主意,而非刘磊,原因无他,只因当初他对这位救命恩人心生栽培之意。
事实证明,朱雄的表现没有让他失望,果然颇具将帅之能。"出发吧。”
“传令下去,大军开拔,挺进北元边城。”
“如此建功立业的机会,绝不能错过。”
张辅对刘磊开口说道。"遵命。”
刘磊应了一声,低头行礼后快步走向营帐深处。
整装待发的大军已修整两日,先锋部队即将出发与主力汇合,随后共同攻取北元边城!
……
北元边城前。
战场已经整理完毕,但地上大片的血迹和零落的残肢断臂依然触目惊心,护城河中的水也被鲜血染红,这是战争的痕迹。
自古以来,两军交战之后,双方都会暂停一段时间收拾尸首,这或许也是传承至今的一种礼仪。"战场损失如何?”
王保保站在城墙之上,背对着众人平静地问道。"启禀丞相,这两日明军并未全力攻打,多为试探进攻,不过他们的火器确实比我们强大得多,我军在他们火炮和箭矢之下伤亡不少。”
一名将领迅速回应,“当然,明军同样有不小的损伤,估计他们的伤亡不低于我军。”
“我军凭城池之利还能造成等量的杀伤,可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连续两日试探攻击,今日怕是要迎来最终决战了。”
王保保长叹一声,看向城外不断汇聚而来的明军,那愈来愈壮大的队伍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丞相……”
“我们要一直死守吗?”
有人迟疑着问道。
在场众将士气已然低落,内心深处在潜意识里都不认为此城能够坚守得住,大元国力衰退严重,和明朝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实在让人看不到希望。"放肆!”
王保保冷眼扫视,眉头微蹙训斥道。"丞相恕罪。”
众将立刻跪伏下来,满是惶恐之情。"既然本相选择了坐镇此处,那就代表决心。”
王保保语气坚定地说,“这场战役的结果只有一个,或是败北而战死,或是取胜后继续进军,别无他途。
本相肩负着振兴我大元、重现先祖荣光的使命,如果此刻退却,恐怕再也不会有机会完成这份重任。”
他的语调愈发平缓,透着一股悲凉之意。
拥有中原十几座城池和上百万的人口尚且能作为大元朝廷的基石,可若退回大漠,所有当年被压制住的部落必定会趁机崛起反抗,到那时,大元便名存实亡,单靠皇族力量再也无力扭转局面。
可惜啊,有些人未必明白这些道理。
此时,突然传来连绵不绝的呼喊声。
远处的朱棣身披甲胄跃马奔腾而出,高声怒吼:“大明雄师,万古威风!”
刹那间,所有士兵齐刷刷举起义旗,震耳欲聋般高呼起来:“将军万胜!”
“诸位听好。”
朱棣扬声说道,“此乃荡平北元最为重要的一仗,破此城池即成灭元之举。”
接着他又大声承诺:“今日,孤在此亲自督战,看尔等英勇杀敌。
谁若是首先进入城中,官升一级,并赐予黄金百两;如能斩下元军主帅王保保人头者,不但封爵显位,还会直接呈递陛下御览表彰。”
伴随着丰厚赏赐的消息传开,整个战场气氛高涨起来。"将军英明!”
“愿效死命!”
呼声连连不绝。
利益诱人、地位更具吸引力,在重奖激励之下,战士们斗志激昂。
朱雄听闻这一系列悬赏,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热浪。
但他又苦笑了一下:
唉,弓军的确是个难题——既是制胜的关键,也可能是拖累的原因啊。
倘若现在我是步兵的话,或许就有机会争取提升四级军衔了。
朱雄心里满是遗憾。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