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挟寡人令天下?反手激活暴君系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匈奴战事(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愿与大盛通商,互市互利。”

沈明渊微微点头。

他自然不会拒绝这等好事。

“行。”

“让商鞅与各国使者细谈。”

“本朝愿意开放部分市集,增设驿站。”

“只要他们守我大盛法度,照章纳税。”

一句话,定下了西域商路的雏形。

这让朝堂不少老臣感到刮目相看。

这个皇帝并非只懂兵刀杀伐,对经济走向也极为精明。

更妙的是,东海倭国的使团亦在此时赶到。

对方也想借此机会“通商议好”

但倭国态度相对傲慢,似乎并未真正将大盛放在眼里。

暗地里,他们已经撺掇海盗多次袭扰东岸。

此番上朝的使臣,口中虽说“求和通市”

,骨子里还带着几分狐假虎威。

只是没料到,沈明渊的反应十分冷淡。

“倭国想谈?”

“可以,但朕暂且无暇。”

“让他们等着。”

于是,倭国使团在京里被晾了好些天,自然心怀不满。

可因为皇帝根本不见,他们也只能空耗银钱在旅店。

私下里还对大盛官员冷嘲热讽,语带不敬。

“陛下,倭国使团这般态度,实在可恶。”

有大臣当面奏请:“是否要下逐客令?”

“暂不用。”

沈明渊知道,东海之地若不开通商道,也并非坏事。

大盛海运尚弱,小规模往来反扰民。

西边才是眼下的重点。

“先拖着倭国。”

“待时机到了,一并处理。”

这句“一并处理”

,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倭国要么守规矩,要么就得尝尝雷霆之怒。

以沈明渊的行事风格,从来不惮用武力来说话。

对外贸易规划,到后来很自然落入商鞅手里。

他将多年的变法思路融入其中。

既可提高商税,也能减少过路抢劫。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