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砸碎箱子的决定,令他们获得了全新的力气。
有力气去思考,有力气去生活。
有力气去找很多人求救,慢慢回想起来,能够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观众看了共同的《箱子》,历经了一场共同的梦。
从麻木到崩溃,重走了曾经回避的阴影。
一觉醒来,又是全新的开始。
他们心有余悸,又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突然想起了李司净的《村落》。
曾经做过村子噩梦的人,不断对比着《村落》带来的恐惧,《箱子》带来的温馨,阐释着他们对《箱子》的无尽喜爱。
没做过村子噩梦的人却在思考:
“我看《村落》的时候,并没有做梦,因为我一直知道女人遭受迫害的事实,知道男人多女人少的地方会是什么可怕地狱,但是《箱子》不一样……”
“这么多年了,我甚至都要忘记自己还困在过去的阴影里,假装自己走出来了。可在昨天的梦里,我清楚的知道,我没有。”
“没有走出过去的我,会做这样的梦,也许是因为——”
“我和林荫一样,不想活了。”
不想活的人,会做一场漫长又折磨的噩梦。
那个无所谓现在和未来,持续活在沮丧、失望里的自己,似乎永远困在泥泞黑暗的过去,随着绝望透顶的林荫一起,沉入了山里的深潭。
他们丢掉了自己,他们把自己和希望一起关进打不开的箱子里。
不断麻痹自我,不断寻求帮助,彻底逃避。
可是他们忘记了。
关上的箱子即使装起的一切,也有达到承载极限的一天。
那一天,只需要最后一根稻草、最后一次否定、最后一次失败,就能将他们无情的打垮,倒在命运面前,喘不过气。
而那只装满了逃避的箱子,如同装满了怪物,跟在他们身后穷追不舍,让他们重新想起,永远逃不掉的梦魇。
梦魇无情追逐的世界,不存在救援,不存在帮助。
只能自己伸出手,愤怒又绝望的砸碎那个箱子,去面对曾经鄙夷、厌恶、抛弃的软弱自己。
然后,像电影里的林荫一样,从死到生,苦苦挣扎,重新亮起一双眼睛——
面对自己,承认自己,接受自己。
成为自己。
#我梦到了箱子#成为了《箱子》最好的宣传。
哪怕花钱去砸营销,吹捧画质故事演技,也做不到如此广泛、如此真实的共鸣。
在电影院里,他们会看到一个年轻人不想活。
也许会对他出嘲笑,也许会因为他开始自省,也许会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那么悲惨的生活。
当他们在寂静夜晚闭上眼睛,见到的则是自己努力抗争过的日日夜夜,又在梦境里疯一般,流着泪,哭喊着想要活下去。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林荫。
是经历了绝望和痛苦,也决定抛弃所有,重新活下去的林荫。
《箱子》上映一周,电影的反馈伴随着一次又一次讲述的梦魇,逐渐充盈了灰暗的网络。
那些不想活了的悲观,感受不到快乐的沮丧,都在一部电影后的梦境驱散。
再也不用强迫自己一定要快乐,再也不需要执着自己一定要成功。
根深蒂固的“幸福”
模板,成为了不幸人抛弃的法则。
疲惫许久的成年人,早就读完了读不完的书、写完了写不完的作业、卷完了卷不完的兴趣,已经叫他们过早的迷失自己。
此刻,他们在梦境里稍稍喘气,总算在生活重压中抬起头,去思考:
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别人眼中的失败者也不错。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