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梦魇回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章(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迎渡皱了眉,纠结许久说:“跳楼。”

独孤深:?

迎渡合上剧本,认真说道:“李司净叫我教你,一个人走到绝路,想跳楼时候的心境。”

《风清月朗》是迎渡担任主角的第一部电影,更是一部台词稀少的文艺片。

他在里面饰演一个小摊贩。

初中辍学,父母早亡,家里只有个病重的奶奶,祖孙俩全靠他这么一个十六七的孩子,讨口饭吃。

这么沉重苦难的角色,原本是不适合迎渡的。

他家境优渥,更是从爷爷辈起耳濡目染,学了命理风水,早早知晓了“不知不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道理。

可偏偏在试镜的时候,迎渡抽到了一个特别适合他的题目——

“导演让我表演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质问这个世界。”

那时的迎渡,刚刚十八岁,正巧从清泉观出来。

他擅长卜算、诵经,更听过许多人烧香拜神的烦恼。

他拿到了这个题目,看向导演,嗤笑说:

“你知道吗?这世上所有的规则都在逼善良的人去死,偏偏每个人、每张嘴都在说——善良的人能够很好的活着。他怎么活啊?善良有用吗?”

就这么一句话,他带着笑去说,就得到了《风清月朗》的主角。

在导演力排众议之下,成功演绎了一个头脑清晰的爽朗辍学小摊贩。

明明不是底层摸爬滚打出来的孩子,竟然能够清楚的看透一个底层人仰望的世界。

这就是导演相信他的理由。

即使是八年后,迎渡轻描淡写的说出那句话,独孤深都能想象出来……

小摊贩如何嘻嘻哈哈向人兜售商品,又如何落寞的捡起碎一地的玻璃。

有零工能打的时候打零工,没活可做的时候,守着自己的小摊。

他没读过多少书,小学初中学到的东西,也只够他站在街头广告电视下面蹭着看点新闻。

他没有名字,别人会叫他喂、叫他帅哥、叫他小伙子。

即使家里有病重的奶奶,也只会神志不清的叫他“安子”

可他不叫“安子”

每次都不厌其烦的提醒道:“奶奶,安子是我爸,我爸死了。”

也阻止不了奶奶一声一声的唤:“安子,安子。”

“后来他奶奶去世了,他站在天桥上抽了很久的烟。他其实不会抽烟,也舍不得花六块买一包红双喜。最后还是跟老板砍价,十块拿了两包。”

迎渡仔细跟独孤深讲解《风清月朗》,去讲夜晚车流不息的天桥,埋着头自顾自走自己路的行人和摊贩。

“当时那一幕,他看了天桥对面的大楼很久,终于决定跳楼。结果没想到他走了过去,有人比他更早到了那儿。”

一个不想活的小摊贩和一个不想活的保险经纪,在一栋适合自杀的楼顶相遇。

他们抽着烟,聊了整夜整晚。

后来,因为小摊贩实在是太惨了,保险经纪都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了。

要是就这么跳楼,实在是有些不识好歹,还没一个十六七的孩子看得通透,也对不起自己三十来年的辛苦。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