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听完故事,独孤深也和李司净一样,眺望那座石框困住的敬神山。
他喃喃出声:“《大山》的故事,和我舅妈好像。”
李司净转眼看他,听得独孤深说:
“我表姐之前生了一场大病,住在医院里,整个免疫系统都烧得崩溃,舅妈连夜去爬了泰山,去给表姐求平安。后来,舅妈从山上摔下来,去世了。”
像《大山》里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永远的留在了山里。
李司净想,独孤深一定经历了太多死亡。
但他的所有痛苦,都是李司净所需要的林荫。
“你就带着这样的想法……去想那个箱子。”
李司净知道自己残忍。
只有对演员足够残忍,要让演员挖掘自己伤痛的导演,才能拍出令人满意的戏。
“你就当做那个箱子里装的,是所有这样的母亲。”
《箱子》在李家村的第一场戏,是初次来到田野乡间的林荫。
一个刚毕业、人生无望的大学生,在这样村落感受到的不是静谧,更不是祥和。
而是吵闹。
无论村落少了多少人,一到办丧事,都会吵闹得烟熏火燎。
在村子里,一个老人的去世并不沉重。
即使院落支起白帆、帐篷,摆着遗像、放起棺材,也在烛火烧纸里锣鼓喧天。
能来丧事现场的,大多数是留在村落的老人和附近务农的中年。
他们聚在一起喝茶吃糖,絮絮叨叨,打打麻将,等着主人家管饭,也算自得其乐。
热闹与苍老,逝者与活人。
还有热情的左邻右舍,在这场不属于林荫外公的葬礼上,热情的打探。
“我还以为你外公没后人了,他房子看着还挺好的,你得好好拾掇拾掇。”
“那时候你还小呢,你外公总带着你来我们家玩,你还记得不?”
浓重乡音,说着亲切熟稔的话。
林荫一个都不认识。
等到林荫看了看隔壁屋的丧事,村委体贴的说道:
“这些事本来应该你来张罗,但你年轻,不懂这些规矩,现在有丧事一条龙,什么都帮你办妥,你出钱就行。”
林荫问:“要多少?”
村委招呼了丧事上的一个中年人,“赵二。”
赵二笑得灿烂朴质,仔细给林荫算账,“我们和你外公也是老熟人了,他老人家走了,鼓乐、阴阳先生、宴席、烟酒寿材丧葬,办上三天两夜,保管让他老人家一路体体面面的下葬。八万。”
“卡。”
李司净满意的一次过了。
哪怕拍摄结束,独孤深的表情也没有什么变化。
他台词不多,展露的表情却彻底展现了林荫的错愕、局促。
在穷乡僻壤的村子里,死人也成为了一场流程圆满的生意。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