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民心得安抚,矿得继续挖,因为军事需要。
华君心情沉重地立在原地,默默地闭上眼,但愿事态不严重,但愿他们能撑到救援出来。
她以前从来没有害过任何人的命,自从摄政以来,她虽足不出内城却有许多人因她的决策而丧生。
战争、寻矿脉、挖矿、制军械出生产故障,制炸药防火不严炸平整座院落。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从古至今有那么多的帝王信佛信道,喜欢求神拜佛建寺庙,因为坐在那位置上,注意要沾染太多鲜血。
雅儿。
她又想到了万俟雅言。
以前她知道万俟雅言的杀伐决策是因为权利需要却并不认同,认为雅儿可以少造一些杀孽、应该少造一些杀戮。
可如今她知道那只是个理想,只能尽量去控制少死人,少死自己人。
用尽量少的人的生命换回更多人的生存。
不强军事,幽岚城就无法不稳,一旦城破,免不了会被攻城方洗劫,幽岚城的繁华安定也会被战乱挑成满目疮痍,才建起家园的百姓又将流离失所,她和珏儿、雅儿也将走到穷途末路。
虽然现在也在打仗也在备战,可百姓的日子终也安稳,打过的那些仗里缴获不少物资让他们了笔不小的战争财。
比起当摄政,比起打仗,华君还是更喜欢经商和文治,文治是上百姓走上富足的路,经商是促进经济繁荣增长。
多想雅儿能早日回来,打仗治国让雅儿去,她辅佐雅儿,当好雅儿的萧何。
华君安抚好那些敲登楼鼓的百姓,转身回到内城召见工部尚书的户部尚书。
召见户部尚书是处理遇难矿工的后事以及安抚好家属,抚恤金必须到位,且要形成定制。
矿厂不能停,矿难也不可能保证不再生,想要让别人继续卖命地干下去就得花上让别人肯安心卖命的钱。
至于工部尚书,华君狠狠地把他敲了顿!
什么叫欲则不达?
出的矿不够,可多开几口矿井,多派些人手挖。
矿井下的工事一定要做好,一旦塌荒,救人和料理后事都忙不过来还想出煤?
华君撂了狠话,如果再闹塌荒事故,就把这工部尚书的子侄撂到矿井里去,每天第一个下矿井最后一个出来,要死,先死他家的人。
叫你玩忽职守,叫你把我的话当耳边风。
她现自己现在也流氓了,可面对这帮子人,她恨不得变身万俟雅言抡刀子抽他们。
她不会武功,她连精钢打造的剑都提不起来——因为沉。
所以,她只能骂,只能罚,极少动粗。
她倒是想叫别人替她动粗,手底的兵不是白养的,可调兵总得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总得有律法章程可遵寻,幽岚城作为一个新建的小朝廷,律法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就像这矿难事故处理,完全无章可循,怎么处理完全由她决定。
建城以来,也先后出了不少律条,但都不完整,零零碎碎的,她每次一见就难受一次。
要定制律法吧,人手不够,打仗都忙不过来,还有空折腾这个?
不弄吧,遇到事情难办了。
鸡鸣狗盗杀人放火的事倒好解决,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条例。
她当初上大学的时候好歹还啃过几天,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也让她经常温习,大概还记得些。
但别的很多都是空白,关于军工生产管理条例方面几乎完全空白,眼下正在打仗,连军法都还是韩律和青罡会同以前万俟雅言定下来的一些惯例编制、由她修改后颁布实施。
矿厂怎么管理?
她不懂,她没在矿上干过,只能让工部尚书找下面的人议定,给她个具体的管理章程递上来。
华君觉得很有必要召集人手编写法典了。
无规矩不成方圆。
凡事以她的意愿决策,她的意识就是法律,听起来很拉风,但她累啊。
更难的是她不能保证自己决策永远不出错,慈禧太后的意愿就是法律,结果那老太婆把国家给败了。
她可不想哪天一不小心脑抽干出让千古唾骂的事来。
还是制定些法律保险,法治比人治强,二十一世纪高喊的“法治社会”
也不是没道理的空喊。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