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人口简单,凡事好安排,人一多,事情就跟着多了起来。
不说别的,从仪仗队到底下的仆役杂从就有近百号人,这近百号人的吃喝用住又得安排。
他们既然在内城当差,内城又是万俟雅言一家子住的地方,安全问题何等重要,自然不能让这些人像逛自家宅子一样想进就进想出就出每天来来去去地在大门口晃荡,安全隐患太大。
这些人不能随便出去就只能住在内城,于是,他们的房间要安排。
既然万俟雅言要讲排场,那这些人的衣服也不能乱穿,制服是免不了要做的。
一百多号人的制服,春夏秋冬四季都要,后面还有扩张的趋势,于是,又成立了织绣坊招人进来做衣服,这一招人,又添了人口。
一两百号人住在内城,三个厨子绝对忙不过来,厨房里又添了杂役。
新人进来,好坏不一,当然又得培训,还要从新人里面挑出几个能干点升为小头目来管理新人。
人多了,钱粮布帛这些花销又得重新算,以前买菜的数量少,就让厨子去办了,如今人多了,厨房帮不过来,自然不能再让厨子出去买菜,去是又得安排采办。
自古以来,负责采购的都是肥缺,吃到嘴里的东西更要注意食物安全,华君在这一块又得多费点心思。
万俟雅言简单,要多少人伺候给多少钱粮,她大笔一挥就算拍板定下了,余下的细枝末节就交给了华君去处理。
别看这些都是小事,处理起来却颇为繁杂。
这些人又都生活在眼皮子底下,要是没弄好,出点什么乱子那才叫闹心。
等到华君把这些安排妥当,十天时间过去了,搭建的运水设备已经开始运转送水上山。
山上的水池还没有最后完工,水没只在山下大致过滤两遍,没经过山下正规的过滤池过滤还不能喝,但拿来洗洗衣服和排到建筑工地上拌石灰粘土完全是可以的。
山上的大池子在做防渗工程,华君的自来水工程也没闲着。
她不会制作水表,也不知道水表的原理,造不出水表,于是想出个法子,让接自来水的人家家里建口大水缸,水管接到水缸里不设阀门,细水长流,一天十二个时辰慢慢地放。
用水量少的人家安装小号水管,用水量大的人家安装大号水管,根据水管的大小计算水流量收费。
当然,她也考虑到像一些人平时用不了多少水但遇到生辰婚嫁等办酒宴时就需要大量的水,这时的用水就出了平常用水的量,肯定是不够用的?
怎么办?
不怕,她设有水站!
配置了专门的牛车用大水桶运水过去,水桶里的水,单卖。
把水接到家里,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有水用,不用再出去排队挑水,省下了劳力还不用受累,大家自然乐意,但这水居然要收钱!
所有人都表示不可思议!
他们祖祖辈辈只喝的水都是从井里挑的,就没见过要收钱的。
华君派人出去宣传:她这水是怎么来的,花了多大的价钱造下这个运水工程,从池子里出去的水比井水干净。
井水是从地底渗进去的,大家平常排出去的废水渗到地下,最后还不是渗进井里了?。
池子里的水经过五道净化手续,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这水也不贵,一家四口一个月用下来也不过是五斤白米的开销。
再联想到以前到山下去挑水的困难和危险以及山上用水的紧缺,接水管很划算。
他们愿意接水管用自来水还是愿意继续排队用井水或者是去买单桶水,华君都不管,作为正经商人,即使现在占着“伪城主夫人”
的位置,她也不强买强卖。
为什么是伪呢?
因为某人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过她的身份。
那些生活不是很拮据、每天要去赶工没时间到井边排队买水的人就开始在家里弄了口大水缸接陶管引水到家里。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