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港娱:开局被解约的我成了幕后大佬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回老家(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果然,寒暄过后,何贯昌率先开口,话锋一转,看向洪银宝:

“三毛啊,最近外面的情况,想必你也听说了。《最佳拍档》势头很猛啊。”

洪银宝点点头,没说话。

何贯昌继续道:“阿龙那部戏,虽然成绩也不错,但和《最佳拍档》一比,确实是落了下风。而且你也知道,你那个师弟,现在是越来越精益求精,戏是拍得好,但这工期嘛……实在是有点慢。眼看着暑期档就要来了,新艺城那边肯定还会有大动作。”

洪银宝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那个姓顾的小子不是拍了一部《英雄本色》吗?我看票房比《最佳拍档》只高不低,有这部戏顶着,邹先生和何先生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何贯昌闻言笑了笑,笑容里带着几分亲近,也带着几分意味深长:“三毛啊,话不能这么说。顾先生才华是没得说,但他毕竟……是外人,对吧?”

他顿了顿,语气放缓,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诚恳:“你跟我什么关系?我们认识多少年了?现在嘉禾遇到挑战,我不依仗自己人,你让我依仗谁?”

洪银宝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他想起了很多年前,自己还是个籍籍无名的龙虎武师,一个月拿着一千五百块的微薄薪水。那时候,正是何贯昌找到了他,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主动提出每个月给他四千块,整整给了一年。

那笔钱在当时,对于洪银宝来说,不仅仅是雪中送炭,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赏识和知遇之恩。

想到这些往事,洪银宝心里那点因为顾远而起的微妙情绪,瞬间烟消云散。他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一丝歉意:“何先生,你看我这人,说话直,您别见怪。”

他郑重地说道:“何先生当年给我的,不是钱,是机会,是尊重。这份情,我洪银宝一直记在心里。刚才的话,是我不懂事。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和那位顾先生虽然缘悭一面,心里确实有几分好奇,但也谈不上别的。既然何先生和邹先生看得起我,我一定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拿出来,绝不含糊!”

邹闻怀一直含笑听着,直到此刻才开口,声音依旧温和:

“三毛,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那边需要什么资源,人手也好,资金也好,尽管开口,公司全力支持。”

他又转向袁八,目光中充满了信任:“老八,你的才华,我和何先生一直很看好。我决定,今年暑期档,除了三毛这边,再投一部大制作,就由你来扛鼎!”

袁八眼中精光一闪。

邹闻怀继续道:“预算方面,就参照《英雄本色》,先给你三百万。不够的话,随时可以追加。”

三百万!和《英雄本色》一样的预算!

洪银宝和袁八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熊熊燃烧的战意。

邹闻怀看着两人,语气平和却带着一股强大的决心:“今年暑期档,就看你们两位了。新艺城虽然势头猛,但毕竟是个新公司,论底蕴,论资本,他们跟嘉禾没法比。论经验,他们跟你们两位更是没法比。你们要有信心,拿出真本事,帮嘉禾,也帮你们自己,打赢这场仗!”

“邹先生放心!”

洪银宝率先表态,声音洪亮。

“我们一定尽力!”

袁八也沉声应道。

两人都是才华横溢且心高气傲之辈,邹闻怀这番话,既是压力,更是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斗志和创作欲。尤其是洪银宝,为人极重情义,此刻更是暗下决心,这个暑期档,无论如何也要替邹闻怀和何贯昌把这个面子挣回来!

嘉禾紧锣密鼓地布局暑期档大战之时,顾远却已经踏上了另一段旅程。

身体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已经基本恢复。他没有忘记在电影院里对李晓红许下的承诺。

简单的行囊,一张北上的船票。顾远带着李晓红,离开了繁华喧嚣的香江,踏上了返回大陆的旅程。

下了船,简单整顿一下,又上了火车。

火车哐当哐当地行驶着,窗外的景物缓缓向后退去。不同于香江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此刻映入眼帘的是截然不同的景象——低矮的房屋,广袤的田野,穿着朴素的劳动人民,还有空气中弥漫着的淳朴的气息。

李晓红趴在车窗边,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喜悦。离开家乡这么久,终于要回去了。

顾远安静地看着窗外,他的目光平静,内心却在消化着这截然不同的时代印记。

这就是八十年代初的中国内地,一切都还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充满了巨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可能。

经过漫长的旅途,火车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再转乘长途汽车,一路颠簸,最终来到了李晓红的家乡,一个位于鲁地深处的普通村庄。

看到村口那棵熟悉的老槐树,李晓红再也忍不住,习惯保持安静的她,眼泪默默流淌。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