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港娱:开局被解约的我成了幕后大佬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 英雄本色(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他的语速不快不慢,条理清晰,时不时还能接上邹文怀的话题,谈吐自若,仿佛写字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而他手中的笔,却在稿纸上飞快地移动着,一行行工整的字迹迅速出现。

邹闻怀阅人无数,见过的奇才怪才不知凡几。但像顾远这样,能够一心二用,一边说话,一边还能进行剧本创作的,他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他不动声色,继续与顾远交谈,眼角的余光却瞥向了那几页稿纸。

只见开头清晰地写着四个字——《英雄本色》。

这个名字,大气,直接,充满了故事感。

他强压下心中的好奇,谈话的节奏不自觉地放慢了一些,给顾远留出了更多书写的空间。

顾远写满了大约五六页稿纸,便停下了笔。

开口说道:“邹先生,时间仓促,剧本我只写了个开头的大纲和几场戏的细节。剩下的部分,都在我脑子里。不如,我讲给邹先生听听?”

邹闻怀点点头,身体微微前倾,做出了认真倾听的姿态。

他倒要看看,这个年轻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接下来的时间,办公室里只剩下顾远平稳而富有磁性的声音。

他没有慷慨激昂,也没有故弄玄虚,只是将一个关于兄弟情义、背叛、救赎的故事娓娓道来。

“第一个镜头,夜景,维多利亚港。繁华的灯火下,是涌动的暗流。主角宋子豪,穿着风衣,点燃一支烟……”

人物的出场,性格的铺垫,关键情节的转折,重要场景的氛围营造,甚至主要人物的经典对白,他都描述得清清楚楚。

更让邹闻怀感到震惊的是,顾远讲述的过程中,甚至连分镜头的运用都加了进去。

“这里,我们需要一个快速推近的镜头,捕捉小马哥脸上的不屑和自信……”

“当豪哥下定决心时,镜头要从他的背影慢慢拉远,背景是象征着他过去生活的码头……”

“这场枪战戏,节奏要快,多用短镜头切换,配合鼓点密集的背景音乐,营造紧张感……”

他的讲述逻辑清晰,一气呵成,仿佛一部完整的电影已经在他的脑海中预演了无数遍。

邹文怀完全沉浸在了顾远所描绘的光影世界里。他时而眉头紧锁,思考着情节的合理性;时而身体前倾,追问某个细节的处理。

“顾先生,你刚才说小马哥在枫林阁复仇那场戏,他双枪齐射,这个设计会不会太夸张了?”

邹闻怀忍不住打断,提出了疑问。

顾远思考了一下,回答道:“邹先生,我认为不会。小马哥这个人物的设定,本身就带有一种浪漫英雄主义色彩,他的行为逻辑不能完全用现实来衡量。这场戏是他的高光时刻,也是情绪的集中爆发点,需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展现他的不屈和悲愤。双枪的设计,配合精心设计的慢镜头,能够最大程度地将这种暴力美学和人物魅力展现出来。”

邹闻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虽然被打算,顾远依旧能接住之前的情节,继续道:

“……当最后一个敌人倒下,小马哥拖着伤腿,点燃一张美钞,火光映照着他伤痕累累却依旧桀骜不驯的脸庞。这个镜头,要给足特写。”

他的描述极具感染力,仿佛那个跛脚却依旧嚣张的身影,就站在邹闻怀的面前。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直到将最后一句关键台词说完,他才端起微凉的茶水,缓解一下口干。

一片寂静。

邹闻怀坐在沙发上,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又低头看了看茶几上那几页只写了开头的剧本,半晌没有说话。

他被震撼到了。

这绝对是一个能够引爆市场的顶级剧本!

邹闻怀甚至可以预见,如果这部电影拍出来,将会对整个香江电影,乃至亚洲电影市场,产生多么巨大的冲击!

他拿电话,快速拨了一个号码。

“喂?是我,闻怀。”

电话接通后,邹闻怀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你现在马上来我办公室一趟!对,有非常重要的事情!”

挂断一个电话,他几乎没有停顿,又拨了另一个号码。

“喂,帮我找一下吴思源导演!告诉他,立刻来我办公室!十万火急!”

放下电话,邹文怀看向顾远,眼中充满了欣赏和激动:“顾先生!你这个剧本……太棒了!我立刻叫公司的何先生和吴导演过来,我们必须好好谈谈这个项目!”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