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零二折舟楫溯水鬼蜮始兴(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他不知道。这么乱七八糟的事,哪能随便对人说?“果然姑娘也这么觉得,鹿韭丹差点没忍住笑,心绪渐渐平复。
怜清浅叹了口气。”
他故意露出行藏,意不在迎仙观,而是要引小姐去寻他,最少也得要现身相见。若非小姐拿不定主意,他早已得遂,但眼看我也是拦不住的了,就是迟或早而已。“
鹿韭丹这才明白姑娘竟是持反对的立场,只是此前说得隐晦,并未显山露水,心念微动:”
莫非……此人对主人意图不轨?“
”
害你最苦的人,往往未必存害你之心,甚至是欢喜我们的。“怜清浅笑得含蓄温婉,仍掩不住眉宇间的那一丝感慨万千,抬头直视她。”
小姐当局者迷,也只能靠我们了,你说是不是?“
◇◇◇柳玉骨和海棠二人先乘船南下,舟行一日有余,及至水陆要冲的平陵渡登岸,已是日影西斜,便在码头附近找客店打尖,翌日清早登上往风津港的驳船,顺流向东,怕正午前便能登上海船,往更南方的石蒜浦去。
浦者,河港也。石蒜浦顾名思义,原是个小小的渔村河口,东海鼎鼎大名的千月映龙川在此出海,但平浅的沙岸地形泊不了大船,难以称作是”
港“。妙的是千月映龙川沿岸多宝刹,如大跋难陀寺、见谛寺、优离庵等俱是天下闻名,终年香火鼎盛,来参拜的信徒络绎不绝。
央土的香客惯乘近海的平底沙船,沿岸航行至石蒜,再登岸溯河往心仪的名寺进香,倒比走陆路更快捷舒适,久而久之,在石蒜浦形成一个集近海、内河、陆路于一身的转运体系,使得这个原本打鱼不成、泊船也不成的浅淤河浦,摇身一变成了繁华的要冲之地。
南元郡在东海道的最南端,毗邻央土,乘船至石蒜浦再走陆路过去,肯定比不断在横向的河道间觅汇流处纵行要快得多,双姝的选择亦是合情合理。
一般尾随盯梢的眼线,跟到风津港见二人出海,差不多就能回报了,毕竟海舟可不是你喊掉头便能掉头,即使到石蒜浦想再逆着洋流北返,时间也不照顺流南下这么算的,简单说就是”
登舟即无回头路“。
所以柳玉骨二人其实并没有离开平陵渡。
龙方飓色花了笔钱,在平陵渡附近安排了一名身高与柳玉骨相若的年轻女子,只要得到消息,便随时准备好接应柳玉骨,与她互换行装,摸黑搭上前往风津渡的驳船,引开盯梢之人。这是长年往各寺院求神拜佛的福伯,为他做的规划,若非熟悉进香路线,便是叶藏柯这种四处漂泊的游侠,也未必有这么透彻的了解。
虽然多了个海棠,所幸娇小的女子不难找,衣下多塞点布团棉花,伪装成豪乳便是。
柳、海二人甩开盯梢的风花晚楼探子,当晚便离开平陵,日夜兼程披星戴月,足足花了三天,北上来到章尾郡内一处荒村,与柳玉骨宣称的目的地可说是南辕北辙。
那村子远看约莫百来户,怪的是十有八九是砖房,屋瓦壁墙的形制像说好了似的,能清楚看出刻意为之的齐整,倒像一片增生扩大的宅邸,硬生生从一幢长成一村;即使有三成是烧毁乃至全毁,蔓草泥土占据了原有道路,这种异样的一致仍保有人工斧凿之感,益显得诡异。
村口有只石龟驮着巨大碑石,烧得黑如涂炭,其上阴刻大字仍在,瞧着鬼画符也似,柳玉骨和海棠都认不出写的什么。
荒村久无人迹,仅居间大宅有炊烟。双姝擎火把牵着马匹,喀搭喀搭穿过有棵歪斜大樗树的空旷广场,来到亮着灯火的宅邸之前,系马推门,走进大堂。
堂中一名白驼背的老妪正拿抹布揩桌子,对身后走近的两人充耳不闻。海棠松开剑衣露出剑柄,姣美的薄唇微勾——动武总令她莫名兴奋,遑论厮杀——蓦听一声惊呼,后堂行出一人,见海棠似欲拔剑,忙扔去手中之物,以身子遮护老妪,哀声求告:”
别……我没逃,真的!我一直在这儿,别伤害她!求求你了……姐姐!“
被囚于废弃的始兴庄——就是这片荒村——龙方大宅的,正是柳玉骨之妹柳玉蒸。
当晚柳玉蒸与姐姐们同昏迷在小亭前,但梁燕贞赶到时已不见其踪影,直到龙方飓色清扫战场,柳玉蒸就像化成烟似的,谁也没见着。
柳玉骨在应付师长的盘问之时,她那无魂附体似的失落并非作伪,少女没有这种演技。在她有限的思考内,玉蒸最好的下场就是被龙方带走,他明白妹妹对她的重要,必会将之保护起来;玉蒸的谎说得比她更糟,若放玉蒸回迎仙观,二师傅之事定守不住,龙郎此举也合情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