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卌五折无非般若曼倩离魂(第7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安靖人间司冥狱十八,南开圣域渡众界三千……”
应风色随口念诵,心念一动:“是地藏王菩萨。”
东海佛法不兴,混入土人原有的龙王大明神崇祀,相较于央土大乘或南陵小乘,多少有些不伦不类,地藏庙倒是不少,约莫是当作土地神来拜。
这般破烂的寺庙,却留着清晰可辨的楹联,总觉有些刻意,应风色里里外外查了个透,确定无有机关,这才回到房中,飞快检查了炕上衣衫:一套是武人似的短褐,却配着白袜素履,颇有几分道袍的模样,道观里须干粗活的小道僮或火工杂役等,打扮约莫如是;衣底压着一副竹甲、一柄缚着系带的连鞘长剑,于此际再也合适不过。应风色赶紧穿戴齐整,裲裆似的竹甲于身前身后缚好,不再赤脚之后,感觉果然踏实许多。
另一套却是僧人穿的木兰衣,无有武器护甲,应风色本想撕成长条,为半痴剑做一副克难系带,方便腰悬背挂,一想袈裟搞不好另有用途,毁之不利,索性搁着不管。
其他人尚不知在何处,这间偏厢的房里也无使令之指示,略一思索,决定先往大殿一探。这庙规模甚小,说是“大殿”
,还比风云峡的坛舍要小得多,地藏王菩萨的塑像却足有两人多高,破败毁损之严重,自不消说,最诡异的是金身无头,到底是不是地藏王应风色也说不准,举目巡梭,赫在右侧壁上现两行斗大的血字:“此番降界,金貔年间,神魔毗邻,天人相应;
山君思凡,明珠向晚,杏林接亲,百年好合。”
比起轮降界,这一轮的壁书血字简直莫名其妙,唯一看懂的头两句是暗示羽羊神将他们送回金貔朝公孙氏的年代,距今也有三四百年了,难怪这身短褐竹甲饶有古风……问题是这如何可能?
殿内积灰甚重,为免被尘雾呛着,应风色刻意摒息,一股浓烈的檀香仍凶悍地钻入鼻腔,难以久待。
应风色正欲退出,忽闻院门外一声惊叫,一团作古代书生打扮、背着竹架的圆磙身形“磙”
了进来,手足并用,一瘸一拐往大殿奔来,嘴里鬼呀鬼的嚷个不停,却不是龙大方是谁?
“别叫,是我!”
应风色一跃而出,将他搀起,龙大方面无人色,陡被抓住手臂差点失禁,总算瞧清是应师兄,几欲掉泪。应风色问起源由,龙大方说在外头的茶棚中醒来,见这套衫袍竹架径行穿上不说,一抹八爪鱆似的乌影掩月而至,吓得他腿都软了,手足并用却都不怎么管用,死命逃了进来。
应风色与他从小一块长大,知龙大方的胆子不算小,扮鬼吓人出色当行,岂能被一抹鬼影吓成这样?见他怎么也说不清,解下长剑塞他手里,沉声道:“带我去瞧瞧,说不定是使令!”
龙大方死活不肯,听到末句又犹豫起来。既入降界,岂能空手而回?斩鬼杀佛,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应风色举起半痴剑,一转机括,七刃如流水般顺畅倒出,寒光逼人。“就算真见了鬼,你说这斩得斩不得?”
龙大方惊诧、艳羡纷至沓来,胆气一豪,点头道:“也罢,恁它如何邪门,咱们哥俩一起闯!”
擎出剑来,与应风色并肩而出,然而没见有什么八爪鱆似的巨大鬼影从天而降。
“会不会是你看错了?”
龙大方不死心,回头在道旁墙下的杂草中一阵披打,终于找到了一块倾圮的石碑,转过一张余悸犹存的死白胖脸,涩声道:“师……师兄,真不是我胆小,这不是见了鬼是什么?”
冷月映照下,碑上“兰若寺”
三字渗红流坠,恍若沁血。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