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绣衣云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歌楼往事(第7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江天涛内心十分感激,连声称谢不已。说话之间,已穿厅而过,林婆婆已启开朱漆大门,通灵的小青,早已等候在门外了。江天涛走至阶下,转身拱手,也亲切地道:“小弟真诚相邀,希望姊姊暇时,带领着小曼,林婆婆同去九宫堡盘桓些时日……”

话末说完,林婆婆先呵呵笑了,小曼忧郁的脸色,也开朗了。

冷萍亲切地一笑,自然大方地笑着道:“好,等你忘了此地或姊姊想你的时候就去。”

江天涛看得出,冷萍虽然说得自然大方,但在她秋水般的眸子中,却闪烁着怅悯和依恋。由于内心的感动,情不由己地正色道:“姊姊珍重,后会有期,小弟在堡中随时恭候你光临。”

临字出口,飞身上马,两腿一催马腹,小青昂一声长嘶,放开四蹄,直向山下如飞驰去。

小青的长嘶甫落,马后已传来小曼的娇声高呼道:“少堡主,可别忘了你的话让我家小姐失望呀!”

江天涛回头挥了挥手,现冷萍、小曼、林婆婆等人,也高高举着手,不停地挥动着,直到桃林遮住了他们的身影,他才转过身来。奔下白桃山,前面果然有一座大镇甸.街上行人熙攘,正是早市兴隆时候。小青缓步通过大街,不时出一声怒嘶。

江天涛游目一看,这才现不少武林人物,正在指手划脚,相互招呼,似是镇上,生了什么重大事情。同时,又有不少武林人,买健马,购鞍峦,忙忙碌碌。江天涛一心赶路,虽然心中感到迷惑,但他却不愿耽误行程,是以,一出镇口,立即放马飞驰,直奔正西。但每过一镇,俱都现同一现象,而官道上的武林人物,愈向西行,愈增多江天涛心知有异,必是武林中生了轰动江湖的大事情。

于是,他飞马追上前面七八个乘马飞奔的武林人物,正待向一个老者问,蓦见前面的一个紫面大汉,朗声笑着道:“我紫面飞魄等了他几年,早已等得不耐烦了,想不到他金面哪吒今天才把武艺学好。”

江天涛听得心中一动,暗忖:听大汉的口气,莫非真的被冷萍说中了不成?心念间,又听一个粗犷的大汉,警告道.:“我说老兄,别太自信,人家不学全玉狮子上的武功,也不敢广邀同道,以武会友了。”

另一个中年人,不耐烦地道:“少讲两句吧!当心后天赶不到大洪山,误了看开锣戏。”

江天涛一听,果然是金面哪吒武功学成,广邀天下英雄,这对他来说,真是逮捕毒娘子的大好机会。继而一想,大洪山英雄聚会,不知有多少豪杰认识自己腰悬的丽星剑,那时万一遇上一位多年的高手出面挑战,诚如老父所说,身为九宫堡的少堡主,而不会九宫堡祖传的丽星剑法,岂不叫天下英雄笑掉大牙。心念至此,不由暗暗焦急,屈指一算日期,正是中旬十一,恰有一轮不算太圆的月亮。于是心中一喜,放马疾驰,他要在短短约两个夜晚里,秉月研读丽星剑诀,以便在论武大会上,技冠群雄。

江天涛心念一定,放马如飞,沿着长江北岸,直奔祁家湾。小青一夜休息,精力充沛,放开四蹄,急如奔雷,一批批,一群群的奔马,均被它抛在尾后。沿途的武林人物,愈来愈多了,有的乘马,有的徒步,奔走的方向相向,谈论的事情一致,俱都是大洪山金面哪吒以武会友的事。小青果是龙种宝马,度高得确是骇人,中午刚过,已到了祁家湾。沿途虽有催马狂驰的武林人物,想与小青一争脚力。但是,不出二里,便自知不敌,识趣地放缓自己的马匹。

但数以千计的武林豪杰,却对江天涛注了意,在一致谈论金面哪吒的同时,又多了一个谈论话题:那个身穿蓝衫,腰悬宝剑,坐骑青崇马的俊美少年是谁?尤其,那些身怀武技,前去赴会的美丽少女们,更是忍不住在娇羞的心情下,悄悄偷问一声身边的老婆婆,老公公,或是哥哥,师兄,那个飞马的少年是谁。但没有人能说出江天涛的姓名,因为,他的小青,快如脱免,捷逾飘风,虽然佩着丽星剑,众人在恍然间,自是无法看得清楚。

夕阳西坠,大地涂满了霞辉,江天涛在成群结队的武群豪杰中,飞马奔进了云梦城。正在他暗暗庆幸沿途顺利,末遇到三钗帮截击的时候,另一个问题又来了。那就是,每座客店内,早已住满了赴会的各路武林人物。江天涛急需找一所安静的客栈独院,以便研读剑诀,这时走遍了全城各街,看了家家客店告满的情形,不由暗暗焦急起来。

看着全城,已是灯火点点,在东边天际的绵云里,也推出了一轮不太圆的明月,而一批批的武林豪客,仍由城外涌进来。江天涛觉得时间宝贵,知道不能冉在街上徘徊了,买了一些干粮卤菜,沿着西街,直奔城外。出了城门一看,心头又是一沉。只见通向正西的官道上,前往大洪山的武林豪客,依然络绎不绝,但大都是乘着月色,徒步赶路。有的展开轻功飞纵,有的成群结队疾行,在毫无忌惮的高谈阔论中不时出一阵豪放的哈哈大笑。

江天涛看了这情形,知道要想安静地研读剑诀,必须远离官道,找一个僻静之处或农村才好。心念一定,拨马驰下官道,沿着潭水,直奔西北。前进末出二里,即见前面现出一片稀稀疏疏的树木,根据隐约可见的屋脊房影,断定那里是座小村。

江天涛心中一喜,立即催马驰去。前进中凝目一看,现那片屋影中,既没有灯光,也没有犬吠,既不像村庄,也不像庙宇。进入林内,十分阴沉,除了穿梭般飞旋在苍松问的无数蝙蝠,一切是静悄悄的。绕过一段斑剥砖墙,即是一座不算宽宏的门楼。江天涛策马走至阶前一看,竟是一座年久失修的祠堂。只见祠门倾斜,油漆剥落,石阶上堆满了碎瓦,生满了青草。

江天涛看罢,觉得这等破落荒凉的祠堂,正是研读剑诀的好地方。于是,翻身下马,系好马缰,取下买好的干粮,飞身纵至祠墙上。立身墙头,游目一看,只见正中祠堂尚属完整,只是没有了门窗。左右厢房,已有部分坍塌,生满了荒草的祠院中,落满了断橡破瓦,一株枝叶茂盛的合抱大榕树,欣欣向荣地轰立在厢房窗前,减低了不少凄凉景象。在祠堂的后面,尚有两重院落,深约数十丈,情形较第一个祠堂尤为荒凉。

江天涛心急研读剑诀,懒得再去后面两院察看,于是一长身形,凌空而起,越过生满荒草的祠院,直落祠堂门前。只见祠堂内,蛛丝鸟粪,落瓦泥堆,在三面青石砌成的梯形石上,倘横倒竖置着许多死亡者的灵牌和骨灰,充满了阴森之气。江天涛看了这情形,断定此地久无人迹,正合他的心意。他仰看了一眼绞洁的明月,接着在一片落瓦不多的石阶上盘膝坐下来,打开食包,匆匆吃了些干粮,接着怯虑凝神,调息了几个周天。

再睁眼,已是月近中天了。这时,夜凉似水,月华如练,寒星眨着鬼眼,一阵冷风吹来,满院的荒草,茂盛的榕叶,同时出了沙沙的声响,肃煞凄凉中暗透着恐怖,隐伏着杀机。这些充满了阴森可怖的景象,在急切想研读剑诀的江天涛看来,反而视为天赐良机,不虑有人窥视。他解下剑来,双手高举过顶,先暗暗祈祷一番,希望先祖的英灵,保佑他将这套祖传的丽星剑法,一夜学成。

祈祷完毕,怯虑凝神,右手拇指,轻巧地一按哑簧,剑鞘内,立即出一阵极轻微的吟声。横肘一撤,呛一声,寒光如电一闪,彩华大盛,飞旋在院中的蝙蝠,立即出一阵吱吱惊叫,顿时逃得无影无踪。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