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第4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王校长接口道:“五八年。”
“对,五八年,那几年反右啥的,他们家能好的了嘛,本来你王叔已经在大学上学呢,结果家里这边出事儿了,书也甭念了,一家人被闹腾的死去活来。后来啊——”
“后来啊,六几年,我们家老房子还着了一把火,我老子连气带病,老早就咽气了,我和我老娘日子也过不下去了,西石佛那有我一个亲姑,我姑父死的早,我姑父兄弟三人都是正经抗日时牺牲的,由于是烈属,而且三兄弟就我姑父留下个独苗,村支书又是我姑婆家的本家叔叔,我姑还是个泼辣性子,在他们村也算是说一不二的主儿。我和我老娘没法儿,只能投奔我姑去了,在他们村当个文书,也多亏了我姑和我表弟,之后那十几年也没遭罪,后来又在东石佛娶了你婶儿,我这就倒插门到你婶儿家了。哈哈哈!”
王校长一边抿着酒一边讲述道。
“西石佛村的支书他妈,那位能说能笑嗓门特别大的王老太太就是您姑啊?”
杏花道。
“对对,嗓门特别大,跟谁说话都跟打架似的。”
王校长又对赵老板说道:“老赵,我那烧饼还热着呢么?”
“我这就拿去。”
赵老板答应一声,起身出去了。
“王叔,您这辈子真比的上电视剧。”
“啥电视剧啊?那时过来的人都这样。”
“那下回您给我讲讲您和我婶儿的事儿呗。”
“那有啥好讲的?都多少年了,早忘了。哈哈。”
王校长吃完烧饼,又喝了碗羊汤,将碗一放,向杏花问道:“对了,杏花,这小伙子叫啥来着?”
“晨鸣,李晨鸣。”
“是不是前几年把脑袋摔着了,后来就一直休学。”
“王叔,我正想跟您说这事儿呢!”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