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朝堂新变(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黄某被带到堂前时,还故作镇定,拒不承认。
国泰冷笑一声,猛地一拍惊堂木:“黄某,你莫要再装糊涂!
赵良臣夫妻已然将事情都交代了,你因私欲未逞,便捏造谋反一事,该当何罪?”
黄某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只得一五一十地交代了罪行。
案子了结,国泰长舒一口气。
他深知,这不仅是为赵良臣一家洗刷冤屈,更是维护了大清的律法尊严。
依例,他判处黄某以凌迟之刑,家属缘坐,并迅速将此案的详细情况写成奏折,上报给乾隆皇帝。
几日后,京城传来消息,乾隆皇帝对国泰的处置表示赞赏,并下令嘉奖。
福山县的百姓们听闻此案真相大白,无不拍手称快,对国泰感恩戴德。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巡抚杨景素一头雾水,更加分不清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清廉、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而那位按察使孙廷槐,连想哭的欲望都没了。
刘墉内心暗暗说道:“好你个国泰,这一举两得的手腕真高明。
你可千万小心,别犯在我的手上。
否则,我会让你知道什么才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乾隆四十一年,刘墉三年丁忧期满,奉旨回朝为官。
接到圣旨,刘墉要求我们准备回京。
这次回京,我们没有带着母亲。
老夫人就留在了老家诸城逄戈庄,由孙子孙女们在老家陪同。
我们只带了单莹嫂子、勤格格、谢玲儿一同回京。
就连张成的媳妇和儿子也留在了逄戈庄,原因是张成的母亲身边也需要照顾。
而张成呢,已经在去年冬季因查访贝勒爷和清水教的关系回到了京城。
这时可能有人会问,把老人和几个二十来岁的孩子留在家里能放心吗?我说,各位看官老爷,您要是没有间断地连续看下来,就知道,逄戈庄老家在刘墉分家的时候,留下了一位老管家和他的儿子。
老管家虽然不在了,可他的儿子却代替了他的位置。
他的儿子和老管家一样,对刘家忠心耿耿,任劳任怨。
我们完全可以把逄戈庄老家的府邸托付给他,也可以把这一家人托付给他!
我们经过数日的奔波于正月十五日抵达京城后。
刘墉在第一时间,带着我和付钰迅速到皇宫拜见了乾隆,并且当面感谢皇恩。
乾隆见到我们,非常高兴。
“都回来了!
都回来就好!
朕听舒赫德说你们在清剿清水教时十分勇敢,并建了奇功,是也不是呀?”
我们赶紧说:“那是臣子们应该做的事儿!
我等感谢皇上隆恩!
感谢皇上赏赐!”
“好吧!
明日早朝,朕会把你们的功劳在朝堂之上告知天下,不能让你们白白立功的!”
乾隆说道。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