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学政整改(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刘墉与郑板桥相对而坐,两人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正襟危坐,正谈论着江苏各地学政属衙的诸多事宜。
刘墉轻抿一口茶,眉头微皱,率先开口:“板桥先生,如今江苏各地学政属衙,问题丛生啊。
据刘某所知,这江南之地一些地方科考舞弊之风盛行,学子们十年寒窗苦读,却抵不过那些富家子弟的千两纹银,这科举的公平何在?”
郑板桥听到这话放下手中的茶盏,神色愤然,说道:“正是!
就拿前些日子我知晓的一件事来说,有个学政竟收受贿赂,将考试题目提前透露给了当地豪绅之子。
真正有学识的寒门学子,却被挡在了仕途之外,此等恶行,实在令人发指!”
刘墉微微点头,目光深邃,沉思片刻后说道:“要整顿这弊端,首先得从学政官员的筛选入手。
当下的学政官员选拔,多有任人唯亲的现象。
往后应设立严格的考核制度,选拔那些真正德才兼备、刚正不阿之人担任学政。
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源上遏制这腐败之风。”
郑板桥抚着胡须,连连称是:“石庵老弟所言极是。
再者,乡试流程也需严密监管。
每次考试,应安排专人负责考场巡查,一旦发现舞弊行为,绝不姑息,严惩不贷!
不光要惩处涉事考生,更要追究相关学政官员的责任。”
刘墉眼神坚定,补充道:“还需建立举报机制,鼓励民众监督。
对于举报属实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如此一来,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便会有所忌惮。
而且,学政属衙的经费收支也得透明化。
我听说有些地方,学政竟挪用办学经费,致使学堂破败,学子无以为学。”
郑板桥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唉,这些蠹虫,为了一己私利,全然不顾国家的未来。
应当每年对学政属衙的账目进行详细审查,若有违规,定要追回款项,并对涉事官员施以重罚。”
刘墉望着窗外那缓缓流淌的河水,若有所思:“改革之路,道阻且长啊。
但为了大清国的人才选拔,为了给天下学子一个公平的机会,我们定要全力以赴。”
郑板桥重重地点了点头,目光中满是欣慰:“不错,哪怕前路荆棘丛生,你刘墉也绝不能退缩。
定要还江苏学政属衙一片清明!
当年那事儿虽非你本意,但也是因你而起,你可是责无旁贷!”
这老爷子,想起了以前捐官的事情。
刘墉长叹一声,无言以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花船外,夜色深沉,唯有二人的声音,在这静谧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与感叹。
过后,刘墉邀请郑板桥加入整顿江苏各地学政的事儿,被郑板桥拒绝了。
郑板桥再无做官的想法,这样的一个好人,却埋没在了这浑浊的世道之中。
饭后,我把郑板桥郑老爷子送回了他的寄宿之所——天宁寺住所。
我和刘墉、付钰等二十多人,在扬州逗留了几日,买了许多“扬州八怪”
的字画离开了扬州,继续查访江苏其它地方的学政情况……
刘墉上任时的路上,我们已经了解了苏州府学政的情况。
这时又看了扬州学政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就准备开始查访镇江府的学政情况。
离开扬州后,刘墉一行人朝着镇江府进发。
一路上,春风拂面,绿草如茵。
田间的油菜花金黄灿烂,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涌起层层金色的波浪。
刘墉骑在马上,望着眼前的美景,心情却颇为沉重。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眼神中透露出对即将面对的学政问题的忧虑。
付钰驱马靠近刘墉,说道:“刘大人,这一路风景倒是不错,可想到学政之事,总让人难以轻松起来。”
付钰的脸上也少了平日里的轻松,多了几分严肃。
刘墉微微点头,“是啊,不知这镇江府的学政又是何种状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