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和宰相刘罗锅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艰难暗示(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他一会儿说“付钰,小心后面”

、一会儿又说“刘安,小心左边”

然后又说:“你们这帮人也不是软柿子呀,既然有人帮你们,你们也一起打他个狗娘养的!”

赶车的一众人等,一看有人与土匪大打出手,再加上刘墉的鼓动,也一起与土匪打了起来。

他们有的拿着木棍、有的捡起石块、赶车的拿着鞭子。

虽然武器简陋,但是人多势众呀。

由于我和付钰武功高强,再加上那些普通百姓的参与,一番打斗后,山贼渐渐不敌,四散而逃。

那些被救的百姓千恩万谢,刘墉摆摆手:“不必客气,赶紧赶路吧。”

其中一个人来到我们跟前说道:“请恩公留下姓名,待日后我等也好报答。”

我赶忙说道:“这是我家刘墉刘大人”

此人一听,赶紧大礼参拜道:“原来是刘统勋刘中堂的公子刘墉刘大人,都怪小人眼拙,罪过罪过!”

“请问阁下是……?”

刘墉疑惑的问道。

“小人李星灿,前朝浙江巡抚李卫乃是在下生父。”

这个人回答道。

他身材中等,面容略显消瘦,眼神中透着一丝狡黠。

“哦——,原来是李部堂之子,失敬失敬。”

刘墉跳下马车,将其扶起“李公子这是何往?”

“唉——小人无甚本事,是大哥花钱托人给捐了个州判,这不赶往苏州府准备上任去。”

李星灿说道。

咱这里提到了李卫,那么咱就说说关于李卫当官及其儿子们的情况。

李卫,生于康熙二十六年正月初,家境颇为富裕,家住江苏丰县。

他家,家大业大,是当地有名的富户。

康熙五十六年,他捐资成为员外郎。

很快踏入朝廷,任职兵部员外郎,又在康熙五十八年转任户部郎中。

在京城任职期间,他结识了不少朝廷官员,也逐渐熟悉了官场的运作。

雍正帝登基后,李卫的仕途开启了腾飞之旅。

起初被任命为直隶驿传道,不过还未到任,便改任云南盐驿道。

在云南盐驿道的岗位上,他大展身手,盐务治理成效斐然,不久就升任布政使且继续兼管盐务。

他深入盐场,仔细调查盐务弊端,严厉打击私盐贩子,使得云南盐税收入大幅增加。

雍正三年,他荣升浙江巡抚,次年兼任两浙盐政使。

在浙江,他修筑海塘,抵御海潮侵袭;打击盗匪,维护地方治安;清理漕运,保障粮食运输。

雍正五年,更进一步成为浙江总督。

雍正十年又出任直隶总督。

乾隆元年,兼管直隶总河并裁撤营田观察使。

他在任期间,兢兢业业,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然而,岁月匆匆,乾隆三年,李卫因病在任上去世,年仅51岁,死后获谥号“敏达”

李卫之子各有其经历与命运。

长子李星垣在乾隆元年考中武举探花,被授予二等侍卫。

之后外调安徽任游击,李卫去世后经历了一段沉寂时光,现为参将、陕西兴汉镇总兵等。

他自幼习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在军中视为佼佼者。

次子李星聚出身荫生,现被授予知府之职,官至福建延建邵道,为正四品官员。

他熟读诗书,善于治理地方事务,在任职地颇有政绩。

三子李星灿咱正在说的这位,官场之路最高到达州判之位,从七品,主要承担辅佐地方衙门主官的职责。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