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和宰相刘罗锅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榜上无名(第4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好!

好!

好得不能再好了!

哦对了,你前些日子是不是在前门大街下棋打擂来着?”

履亲王问道,眼中闪烁着一丝好奇。

“有这回事儿,王爷如何知道?”

刘墉问道,心中有些惊讶。

“那个擂主儿棋艺如何呀?”

履亲王又问道,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

“棋艺不错,难道王爷认识此人?”

刘墉又问,心中的更加疑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哈哈哈哈!

那就是勤儿!”

履亲王大笑着走了,留下刘统勋、刘墉和我在原地,一脸的惊愕。

这可把刘统勋、刘墉和我给弄懵了。

我说那个擂主怎么就对刘墉一清二楚呢。

原来是履亲王家的格格,这也难怪,刘墉在京城待过那么长时间,又是赫赫有名的才子。

哪个官宦之家的人不知道刘墉呢!

怪不得他会有那么多知心朋友!

话到此处,咱不得不说说刘墉了,要不然各位看官往下越看越糊涂。

当年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在雍正二年考中进士,因其才学出众,被翰林院选为“庶吉士”

,担任翰林院编修,此时刘墉年仅4岁。

别看他年纪小,却已能熟练背诵千字文和百家姓,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

此后,刘统勋当值南书房和尚书房时,小刘墉便成为朝里朝外声名远扬的神童。

神童小刘墉的名声也传入了雍正爷和皇后娘娘的耳中。

经过雍正爷几次观察,发现小小年纪的刘墉确实聪明机敏、才华横溢,雍正爷对其赞赏有加。

加之小刘墉能言善辩,深得皇帝、皇后喜爱,于是小刘墉便获特旨得以进入“国子监”

小刘墉奉旨进入“国子监”

,刘统勋因此受到雍正爷的重用,随后被任命为“东宫詹事”

至此,便奠定了乾隆皇帝与刘墉之间的密切关系。

小刘墉作为“国子监”

年龄最小却声名在外的监生,当时乾隆(太子宝亲王)早已对其了如指掌。

那时刘墉的父亲成为“东宫詹事”

,即太子师,两人的接触自然频繁。

一个二十出头,一个十来岁,况且小刘墉古灵精怪,时常能帮太子解决难题,使得宝亲王对刘墉另眼相看。

甚至太子(乾隆)奉旨出宫办差,也会带着小刘墉。

这段时间,刘墉与宝亲王弘历(当今的乾隆)情同手足、形影不离,与皇后娘娘(今天的太后)亲如母子。

那时的朝廷内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喜欢我和宰相刘罗锅请大家收藏:(aiquwx)我和宰相刘罗锅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