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章 你这不肖子(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如此周全的安排,标儿应该不会像韩成预言的那样英年早逝了吧?

“对了,重八,你有没有问过谁是永乐大帝?”

在确定朱标的命运出现转机后,马皇后突然向朱元璋提出这个问题。

(本章完)

------------

坤宁宫内,马皇后向朱元璋询问起永乐大帝的事。

朱元璋闻言一怔,随后在自己大腿上拍了一巴掌。

“算了,这事就别再提了!”

“问完标儿的事情和那件怪事,我就走了!”

“唉!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当时就没想起来问问呢?!”

先前,一心只想着标儿的离去,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事端,还有那个让人惊愕不已的‘手鸡机’。

竟将永乐大帝的事情抛诸脑后。

此刻,听马皇后提及,朱元璋猛然醒悟,随即满心懊恼。

马皇后未曾发问之时,他并未察觉有何异常;

可如今,马皇后一提起,他便如坐针毡,内心烦躁难安。

是啊,既然永乐大帝并非标儿,那永乐大帝到底是谁?

能被称为永乐大帝,定然成就非凡,否则难以服众。

自己后代之中,又有谁能具备这般能力?

马皇后得知朱元璋未向韩成询问此事后,心中颇感失落。

说起来,她也很想知道这位神秘的永乐大帝究竟是谁。

“或许是允炆那小子吧?”

“这小子年纪虽小,却相当机敏。”

朱元璋开口道。

本来,长孙朱雄英应是皇太孙,这是毋庸置疑的大明第三代继承人。

然而,不幸因患天花,数月前撒手人寰。

而按原有历史,标儿也会在洪武二十五年辞世。

这样一来,皇位自然要传给第三代,即标儿的嫡子。

标儿原本有两个嫡子:雄英和允熥。

按照长幼之序,雄英亡故后,允熥理应登基。

但眼下局势已变。

太子妃常氏辞世后,次妃吕氏晋升为新太子妃。

吕氏成为太子妃后,她所出的儿子便成了嫡子。

允炆比允熥年长一岁,为嫡次子,依序该由允炆继位,成为皇太孙。

秦朝以前,即便诸侯妻室众多,只有原配所出才是嫡子。

秦朝之后,情况不同。

若原配亡故,小妾得封或续弦,则其子同样为嫡子,并依年龄排序。

原本的嫡次子允熥成了老三,而庶长子允炆则成了嫡次子。按常理,若太子妃去世,正妃的位置通常是空着的,以免皇位继承变得混乱不堪。然而当时朱雄英已被立为皇太孙,即便吕氏成为正妃,朱允炆年纪尚小,也不会对朱雄英的地位构成威胁,所以朱元璋并不担心。

不过问题出在朱雄英早逝上,这使得局势突然变得复杂起来。朱元璋一贯重视长幼秩序,这也是他认定永乐大帝是朱允炆的原因之一。

此外,朱元璋设身处地考虑过当时的情景:朱标去世后,蓝玉等将领是他留给朱标的。有朱标在时,这些人自然受到压制。可朱标一走,无论是允炆还是允熥都无法驾驭这些骄横的将领。

蓝玉个性缺陷明显,容易骄傲自满。在自己年迈、继承人年幼的情况下,朱元璋很清楚自己会采取什么行动。若允熥继位,蓝玉作为舅爷,辈分和权力过高,而允熥年纪又轻,根本无法控制局面,只会导致外戚专权,这绝非朱元璋希望看到的结果。

因此,他不得不先清除部分人。如果先解决掉蓝玉等人,再让允熥继位,允熥会怎么看,旁人又如何看待允熥呢?失去天子威严,就无法指挥群臣。况且,允熥的性格似乎也不如允炆温和。

综合种种因素,朱元璋最终确定由朱允炆继承皇位,而永乐大帝自然也就是他了。马皇后听后思索片刻,点头表示认可,也认为永乐大帝就是朱允炆。

当然可以。以下是对您提供的内容进行改写后的版本:

---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