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过度操劳所致(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这一点自信,他还是有的。
即便他情绪再差,也绝不会迁怒于标儿!
“说起来,你刚才不是还提到,咱们家标儿被誉为世间最稳当的储君吗?
既然如此,那更说明,咱们对他必须更好,绝不能给他带来丝毫压力!”
对于韩成提到的其他事情,朱元璋大多认同,但若说将来他会给标儿施加巨大心理负担,他对此完全不信。
韩成望着信心十足的朱元璋,微微摇头说道:“圣上,人心易变,如今您这般想,并不意味着以后也是如此。
的确,您对太子的态度始终未变。
太子的地位也坚如磐石。
不过,您未来给太子殿下带来的压力,同样不容小觑。
回顾历史,在洪武十五年的八月,皇后娘娘离世,那是您人生中一段极其灰暗的日子。
先是痛失皇长孙,接着不到三个月,又失去了至爱的妻子。
皇后娘娘对于您的意义,无需多言,您比我更清楚。
她真的走了,对您的打击究竟有多大,您也心知肚明……”
顺着韩成的话,朱元璋稍作思量,想到妹妹真的已经离去,此生再难相见,顿时悲从中来。
妹妹去了,他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变得如何。
“历史上记载,皇后娘娘病逝后,朝中大臣们个个痛哭流涕,甚至比失去亲娘还要伤心。
并非仅因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备受尊敬,更重要的是,他们明白,能约束您这柄锋利宝剑的剑鞘已不存在。
再无人能够阻止您。
往后,只要您的杀机再起,许多人恐怕都将难以幸免。”
听完韩成此言,朱元璋本想辩解说自己杀的都是该死之人。
可当自己被带入韩成描述的情境,想到妹妹去世后的种种可能,他却怎么也说不出这句话了。
尽管他可以肯定,自己未来只会针对该死之人,但具体会牵连多少人,他心中毫无把握。
在治理国家的思想上,你们两人有了不同的见解。
马皇后去世后,无人能抚慰你的心,致使你杀意渐深。
性格也日益偏激。
与太子殿下之间,常有争执。
记得最激烈的一次,你甚至抽出宝剑,向太子掷去……”
听到韩成的话,朱元璋自己都震惊了。
以后的自己竟会如此?
竟用宝剑掷向标儿?
这是自己做得出的事吗?
他下意识地不信。
但转念一想,若妹妹真的离世,自己又遇上不少贪官污吏,想要对他们施加严厉惩罚时,标儿总是劝阻自己,不让这么做……
朱元璋确实觉得,自己会生气。
以自己这种易怒、情绪失控的性格,做出这种事来并非不可能……
随着韩成的讲述,原本坚定表示自己将来绝不会做韩成所说之事的朱元璋,不再那么有把握了。
陷入沉默。
这样看来,标儿英年早逝,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自己在这事上的责任也不轻?
“除了治国理念不同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陛下你废除了丞相。
太子殿下身为储君,早已协助你处理政务。
他的角色,虽不是丞相,但实际上与丞相无异。
大明疆域辽阔,每日发生的事情何其多?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