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丹房惊变(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严楼穿着簇新的绯色官服,踏入职方司武库署。
檐角冰棱尚未化尽,廊下排列的火绳枪在晨光中泛着冷光,枪托上的“京营”
刻字清晰可见。他蹲下身,指尖抚过枪管上的膛线——七道刻痕,与三日前在浙江解送的倭寇火器分毫不差。
“大人,这是京营去年新造的鸟铳。”
武库署主事王顺低头哈腰,袖口绣着的獬豸补子皱成一团,“共五千杆,上月刚拨付蓟州镇。”
严楼站起身,目光锐利地看向王顺:“既已拨付蓟州镇,为何浙江会出现同样制式的倭寇火器?而且,这京营新造鸟铳,怎会流入敌寇之手?”
王顺额头瞬间冒出冷汗,双腿微微颤抖:“大人,这……其中定有误会,小的实在不知啊。”
“不知?你身为武库署主事,职责所在,如今这般状况,你难辞其咎。”
说罢,他环顾四周,心中思索着这背后或许隐藏着巨大的阴谋,此事绝不能轻易放过,必须深挖到底。
严楼抽出腰间短刀,在枪管上轻轻一刮,铜锈剥落处露出底下的暗纹:“京营火器刻纹该是五道,何时改了制式?”
王顺的喉结剧烈滚动,额角渗出细汗:“许是工匠手滑……”
“手滑?”
严楼冷笑一声,从袖中掏出倭寇火绳枪的残件,“倭寇手中的枪,倒和贵署的‘手滑’之作一模一样。”
王顺扑通跪地,膝盖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大人明鉴!小的只管造册登记,实在不知……”
严楼盯着对方发抖的指尖,想起裕王案中被灭口的严州商行掌柜。他站起身,目光扫过整排火器:“把近三年的造枪账册,全搬去值房。”
戌初时分,武库署值房烛火通明。严楼翻看着账册,朱砂笔在“嘉靖四十年十月,造火绳枪五千杆,用银三万两”
处划出粗线。数据没错,但京营实际入库记录只有四千五百杆——平白少了五百杆。他捏着账册的手骤然收紧,纸页发出细碎的撕裂声。
窗外突然传来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话音未落,车厢方向腾起橘红光焰,浓烟顺着夜风灌进制图房。严楼猛地起身,账册摔在桌上:“走水了!”
他冲出门时,只见武库署后墙火光冲天,几个太监抱着水桶奔跑,为首的中年太监腰间挂着司礼监腰牌。严楼刚要指挥救火,忽见火光中有人影窜向档案库——那里存放着京营火器的模子和图纸。
“守住档案库!”
严楼抽出绣春刀,转身时却见刚才的司礼监太监突然变向,直扑他而来。火光映着对方袖口翻出的金属光泽,严楼本能侧身,淬毒匕首擦着脖颈划过,在肩甲上擦出一溜火星。
“找死!”
严楼旋身挥刀,刀背重重磕在对方手腕上。匕首落地的瞬间,他看清了对方耳后黄豆大的黑痣——那是东厂“影子”
的标记。太监狞笑一声,从怀中掏出火折要掷向档案库,严楼飞脚踢中其手腕,火折掉进雪堆,腾起一阵青烟。
此时救火的兵卒已赶到,严楼扯下对方腰牌,发现背面刻着“乾清宫”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