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沈文度(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旁边站着的张懋听了这话,目光忽然变得锐利起来。

他出身于功臣之家,父亲当年因征伐安南而被封为英国公,对此类事务怎能不敏感?

太孙殿下所说的刺探土人状况、地形、聚集区域及道路等,岂不正是借助售卖食盐之机,深入调查土人的防御部署,以便将来大举进攻时提前获取情报?

至于笼络土人,这难道不是为了未来的军事行动寻找向导?

对一名胸怀壮志的功臣后代来说,最渴望的莫过于一场大战。

因此此刻张懋内心激动,甚至有些失态,心跳不禁加快。

张懋的反应并未逃过朱瞻基的眼睛,但他并未多言。

西南之地非打不可。

名义上虽属大明管辖,但实际上各地土司权力极大,与*的土皇帝无异。

欲长久稳固,必须彻底征服,让这些土人彻底离开山林,废除他们的政权,使之再无组织军队的能力。

让西南成为大明领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后世的印度洋出海口,是人人都垂涎的地方。

若能掌控此处,其利益难以估量。

仅看印度洋海域,一旦控制了出海口,欧洲便尽在大明的掌控之中。

战则战,商则商,无论从战略还是经济角度看,这个地方的价值无可替代。

眼前的机会就在眼前,印度洋的出海口距离大明不过是一片密林的距离。

朱瞻基绝不会放过这个唾手可得的机会。

在他心中,西南不仅需要攻打,周边的小国也要狠狠打击,打击程度要超过草原上的战役,直至这里彻底平静,不见一丝叛乱,不留一个土人政权残存。

将这里变成大明南部最稳定的出海港。

可惜,这些想法只能埋在心底。

太祖皇帝的目光毕竟还有些狭窄啊!

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历代*的目光似乎都局限于北方,对南方的关注则相对较少,更多时候只是安抚而已,因南方从未有过足以构成真正威胁的敌手。

短时间内,即便朱瞻基想劝服朱棣,也是徒劳无功。

与其冒险去说服朱棣,倒不如提前做好自己的准备。

到时候亲自行动便是,无论是借操练军队之名,还是利用某个叛乱的机会,只要手中有钱,总能找到解决之道。

退一步讲,他还可以耐心等待朱棣同意组建幼军之时,再带着幼军以训练为由出征。

如今他已经通过出售食盐积累了启动资金,往后各类财富将源源不断涌入。

未来充满希望,朱瞻基心中盘算着即将到来的规划。

看完所有商人的报价单后,按照沈文度的建议,朱瞻基挑选出符合条件的竞标人选,并将他们的名单与资料抄写在一张纸上,递给了身边的张懋。

“这份名单你派人交给夏原吉,记住,你不必亲自前往。”

张懋是自己人,朱瞻基明白有些事情必须有所保留,毕竟三叔一直在暗中观察。

朱瞻基虽无所畏惧,但有时还是低调为妙。

张懋本想请缨参与征讨西南的行动,却听到了朱瞻基的指示,便立刻点头应允。

接过名单后迅速出门,没多久便返回。

朱瞻基见状,便知事情已经妥善安排妥当。

看向一旁的沈文度,微微一笑说道:“这次多亏你帮忙,待新盐事务处理完毕,我自会有新的安排给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