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赏赐丰厚(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席间自然谈及此次封赏,正当众人畅谈之际,孙元化用两指轻叩桌面道:“诸位以为,此番封赏是否出于朝廷本意?实则沾了他人之光!”
“沾光?又沾谁的光?为何称杜将军为先生?”
金启信已有几分醉意,说话含糊不清。
“哦……是杜将军,惭愧,孙某不胜酒力。
事情是这样的,起初朝廷并未有这般丰厚的封赏,杜将军仅升千户,金小参你也不过升一级罢了,难道你不好奇其中缘由?”
明代官场中,惯例称参议为‘小参’,参政为‘大参’。
金启信虽职位未变,仍为通判兼右屯督,但被唤作‘小参’却显得更有分量。
“此事何解?”
金启信对此颇感兴趣,封赏迟迟未至,他亦想知晓内情。
曹文诏平静如常,只顾悠然品酒,此事与他毫无关联,即便毫无功劳也无所谓,毕竟杜寒还给了两个侄子些许功劳,对他而言已是意外之喜。
这事说起来挺有意思,那位从耀州逃回来的刘伯镪,想必曹将军与杜将军在宁远时也曾听说过此人。
当刘伯镪抵达山海关后,由于他与总兵马世龙有些交情,并且提议袭击耀州并斩杀黄台吉,马世龙便向朝廷呈奏表功。
你们猜朝廷是如何奖赏他的?
说到这里,孙元化故意顿了顿,吊起了大家的胃口。
”
这位刘伯镪到底何许人也?又是如何奖赏的呢?”
金启保的好奇心完全被挑起,急切地追问。
”
刘伯镪本是耀州的一名生员,他带着两百多号人逃回宁远,这些人都有老有少。
”
孙元化说到这儿,用手指在三人面前晃了晃,”
结果朝廷给了他白银万两!还授予他正四品卫指挥佥事的官职,额外加封游击将军!”
”
什么?赏赐如此丰厚?”
金启保惊讶得瞪大了眼睛,曹文诏和杜寒也十分诧异,没料到朝廷对这样一个叛逃回来的秀才竟如此慷慨。
大明朝廷的封赏可不仅仅是看战功而已。
”
没错!就是这么高的待遇!”
孙元化摊开双手,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等到其他人的封赏下来一比较,连袁兵备和满总兵都为此不满,孙某自然也觉得不公,于是又写了一份塘报为自己辩解,这一来二去就耽误了不少时日。
”
孙元化其实有一件事没明说,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次的塘报一定是夸大其词,把那场所谓的胜利描绘得如天崩地裂般震撼人心。
在这种巨大的胜利之下,刘伯镪这样一名逃回的秀才得到的封赏反而更高,这无疑是对宁远守军的一种羞辱,同时也表明朝廷内部对这场所谓的大捷存疑,朝堂上的争议必然相当激烈。
”
确定要偷袭耀州之后,马世龙派鲁之甲和李承先率军先到右屯,计划从那里出发偷袭耀州,据说会由觉华岛水师参将张斌良负责接应渡河,具体细节我就不得而知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