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堪称大任(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只愿他们守好这份基业,让大明长久存在。”
“而这些读书人正是*的根源。”
“他们懂得太多,也容易生事。”
“任由他们继续横行,迟早会误导后世子孙,让他们犯错,所以我必须打压士大夫的傲慢。”
“让他们明白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朱元璋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这是关乎大明千秋万代的大计。
绝不容许任何人干扰。
即便是朱标也不例外。
只是借夏白之事,提前做了本该做的事,为的是让天下人看清读书人的虚伪。
将读书人从高位拉下。
当他们那虚假的优越感被剥落后,他们便与普通农夫、商人无异。
再难以抗衡皇权。
“父王----”
朱标声音有些颤抖。
“够了,我愿意告诉你这些,是因为我担心你会太过伤心,并非让你来劝我。”
朱元璋目光冰冷,略显不耐烦,“这天下是我的,我说了算!”
朱标脸色骤然苍白。
他呆呆地望着面目狰狞的朱元璋,嘴唇微张,却不敢再言语,他知道父王是真的震怒了。
再说。
只会让父王更加愤怒。
而且他对父皇的性格了如指掌,一旦拿定主意,就算有千钧之力也难以动摇,即便是母后也无可奈何。只是母后总会在父皇冷静之后,为他剖析利弊,促使父皇重新审视。
可惜,如今母后已经不在了。
天下再没有谁能说服父皇三思而行。
他自知自己的能力有限。
早前他曾打算借助夏白的“考卷”
,来劝导父皇稍作调整,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不仅未能奏效,反而加深了父皇原有的偏见。
父皇愈发坚信士人为祸之首。
认为必须加以压制。
此次张榜之事,正是父皇刻意为之,既是对士大夫阶层的沉重打击,也是一种公开羞辱。
朱标长叹一声,眉宇间满是忧虑。
父皇的强势令人难以撼动。
他还能有什么理由去规劝呢?
夏白已然逃走,黄子澄等人依旧选择入仕,这一切都表明父皇的判断毫无偏差。或许唯一的希望,就在于夏白能够返回。
但即便夏白回来了又有何意义?
他真的能够拿出那些传说中的宝物之一吗?
不过徒增伤亡罢了。
想到大明的现状和未来的走向,朱标心中隐隐作痛,连呼吸都变得艰难。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