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章 观念的冲突(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这是对儒家经典的亵渎!”

各种议论和嘲讽,如同潮水般涌向平西学堂。

那些自诩为“正统”

的士人,认为林羽此举是对他们价值观的彻底否定,是对他们赖以生存的知识体系的蔑视。

他们感到愤怒,更感到恐慌。

他们的子弟,从小诵读经书,学习诗词歌赋,为的就是将来能够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光耀门楣。

可现在,林羽竟然另辟蹊径,要用这些不入流的“杂学”

来选拔官员?

这不等于是在说,他们寒窗苦读数十载,都是白费功夫吗?

一些世家大族的子弟,更是仗着祖上的余荫,对那些前来报名的寒门学子进行嘲讽和欺凌。

“哟,这是哪里来的泥腿子?也想进学堂?”

“别不是想学了算术,将来去给哪个铺子当账房吧?哈哈哈!”

他们眼神高傲,言语刻薄。

他们觉得,这些寒门子弟根本不配与他们同处一堂,更不配拥有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

一些保守派的士人,更是联合起来,给林羽上了奏疏。

奏疏中,他们引经据典,大谈特谈儒家正统,抨击平西学堂“舍本逐末”

、“误人子弟”

他们甚至在坊间制造舆论,散布谣言,攻击学堂的老师“妖言惑众”

,学生“心术不正”

面对这些质疑和反对,林羽并未退缩。

他在府衙门前张贴了告示,亲自撰写了回应。

告示中,他没有去辩驳什么圣贤之道,而是直指现实。

他用刘修等人的例子,毫不留情地揭示了旧官僚体系的腐败和无能。

“那些只会引经据典,空谈仁义道德的官员,可曾为百姓解决过温饱?”

“可曾抵御过外敌的侵扰?”

“可曾修建过一座坚固的堤坝,抵挡过一次洪水的肆虐?”

他的话,如同锥子般扎进了那些保守派的心窝。

治国安邦,富国强兵,需要的不仅仅是满腹经纶,更需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