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自在行(加料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1章 天山习艺(第4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元越泽听后不禁也露出向往的神色,不过相对来说,他现在更想出去走走,毕竟活了快二十年,还没有入世呢,世上恐怕再没第二个人会拥有如他一般的经历了。

接下来的一年里,元越泽开始了武修之路。

此子性情单纯天真,未涉人世,兼且常年研读各种书籍,最终竟然在半年的时间里翻阅云机子收集的秘籍,说是收集的秘籍,其实只不过是一套金色玄铁书简而已,上面光秃秃的没有半个字迹,云机子只说姑且称它为《无字真经》上面包含了所有武学秘密,而能领悟到什么武功,则全凭观看者的悟性,听得元越泽一惊一诈的,这东西也太玄了吧。刚想开口问云机子弄几本‘四大奇书’来瞧瞧,却觉云机子早睡过去了。

无奈之下,元越泽只好傻看起那光秃秃的书简来,数月的时间内,他还真通过自己的悟性,后又经过自己的改良,自创出一套功法。

该功法是以吸收天地间的灵气为基础,随后在入定时间里将所有灵气不停地聚集于全身上下一百零八处大穴内,随着灵气的周游流转,再一点一滴地转化为元气,接着将所有元气集中于百汇,引动流走于四肢百骸,随后融入丹田,不断的进行着炼精,汇气,凝神,进一步淬炼成真元之气,最后彻底收为己用。

这是武学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奇异景象。

按照常人观点,元越泽十九岁才开始习武,就足以让人笑掉大牙了,理由谁都知道,那就是他早错过了一个正常人习武的黄金年龄段。

但此子却有着常人所没有的躯体,虽然此时他的躯体既不是人,也不是神,更确切的说该是个怪物。但就是这怪物之躯,给他带来了无尽的优势。那就是,他的经脉,穴道将不受常人肉身的局限。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常人的身躯容量是一个水潭的话,那么元越泽的身躯就是大海。这最大的优势便足以使他在练功上进步度。

可是这种进步到某一时间就会缓慢下来,那是源头和水流的关系,也是元精和元气的关系。无论川流多么遥长敝阔,若无水源,仍是干涸的川流,永远不会变成黄河和长江。

但元越泽所领悟的行功法门却恰好补足了‘源头’这一难题。只要长时期的吸纳天地灵气转化成元气,最终融于己身,化为己用。

上乘先天气功,最重心法,有为而作,均易沦于下乘至乎走火入魔。而元越泽这种怪异的练功法门恰恰最是顺乎天然,反合乎无为之道。只要长久坚持下去,那将来必定无可限量。

但单单凭借体内的真气是不够的,真正的武道修为是要身,心,神,技四样皆通。

‘身’是指体能的进修,包括体质强弱,真气精纯等等,‘心’则是更为高深的层次,比如心境的控制,心志的把握,情绪的掌控等等,再说白了点,就是指精神修为。‘神’则是指对天地万物的了解,进而达到与之融汇。‘技’则是指招式,修为逐渐高深后,就是指招意了。

元越泽此时只有身,神这两方面修为还是不错。心,技则要差很多。他的心性是一柄双刃剑,单纯率性的他,更容易与天地沟通,这是优点。缺点却也明显,那就是几乎没有入世经验,不经过锻炼的‘心’,又如何称得上是一颗完整的‘心’?

云机子似是也对元越泽的‘身’之历练很满意,是以提醒他继续锻炼其他几方面。

时近六月。

元越泽独自一人坐在白皑皑的天山之巅,身影缥缥缈缈,似是已经与整个背景同化。

已经端坐了两个月的他,反复尝试各种方式,以心去感悟天地。

时间不知过去了多久,元越泽早已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只觉心神越来越静,越潜越深,突然,他的上丹田中开始闪过一丝若隐若现的怪异白光。宛如吹醒朽木的吹风一般的灵光并未被元越泽察觉,但却是在滋养着他的全身。

所谓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元越泽将浩瀚真气凝聚成溪流,逐渐与外界万物融合,正符合了道家的修炼之理。

在此情况下,整个人的魂魄亦好似是出窍一般神游太虚。

随着心神与真气的融合及自然化,元越泽缓缓清醒过来。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