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顶撞朱重八(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见韩力仍然不明所以,朱标只好亲自解释道:“韩兄虽然来自数百年之后,但在你的时代看来,我们这些人或许皆已故去。
即便如此,也不应在我们生前直唤谥号啊……”
经过朱标的提醒与说明后,韩力总算明白了问题所在,连忙道歉:“是我的疏忽之处,未曾料到其中还有这样的讲究。
方才只是按着书本原话顺口就说了,确实欠考虑,接下来必定小心。”
至此,韩力才意识到在这古代世界里,由于生活习惯和文化禁忌等诸多差异,若稍不留神便会陷入雷区。
于是,调整语调后,他继续说道:
“太子朱标,出生于龙凤元年,即元至正十五年。
当朱重八尚未称帝而仅据吴王之位时,便已将其立为吴王世子。
随后便拜宋濂为师,研习经书典籍,得到严格悉心教导。
自幼就被寄予厚望,多方面受到精心栽培。
及至洪武元年正月,则正式确立太子身份。
朱标自小熟读儒学经典,性格温和敦厚,尤其对待兄弟手足极为友善爱护,在众弟弟之间也颇具威望……”
此时,尽管韩力所讲述的内容大多发生在洪武十五年前,朱重八早已知晓,却依然听得入迷。
回忆伴随着叙述涌现,当年诸多温馨画面重现心头——初为人父时得知儿子出生时的欢喜之情;幼童时期的朱标咿呀学语叫爹的声音;以及每一次出征归来,见到小小年纪的标儿跑向自己的模样。
这些场景历历在目,让人不禁感慨,朱标从小就是一个懂事体贴的孩子。
至于朱标本人,则同样因韩力的描述沉浸于往事回忆之中,一幕幕与兄弟姐妹相处的画面再度浮现眼前,令他心中涌动一股暖流。
俗语说得好,**之家未必无情,反而正是因为对家庭有着更深挚的感情,才会让每一刻美好都值得珍惜……
在家族之中,为了争得那至高无上的地位,父子、兄弟之间上演了一场场权力的游戏。
亲情在这种争夺中逐渐被撕裂,曾经亲密无间的手足力了对立的仇人。
弟弟可能对兄长下手,儿子或许会将自己的父亲囚禁。
当父亲尚且在世却身染重病时,那些儿子已经开始围绕继承之位明争暗斗。
等局势尘埃落定时,再去观望昔日威严的君主,却发现他早已亡故良久,只剩下白骨和腐虫。
熟读史书的朱标,亲眼见证了历史上许多皇族悲剧的发生。
正是这样的认知,让他倍感幸运,觉得自己的命运是多么的美好。
这些无情的历史惨剧并没有降临在他头上,他的父皇从不曾防备他。
太子与帝王共用一班幕僚的情况,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可谓闻所未闻。
他对诸多弟兄也心怀信任,大家都尊重大哥的话语权。
朱标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即便自己登上皇位,也没有任何一个兄弟会发起叛乱来对抗自己,这是他的骄傲与自信。
每当想起即将返回京城的各封地弟弟们,他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憧憬。
“太子朱标不仅深得洪武帝——哦不,明朝开国皇帝的喜爱,并确实才华横溢。
处理政事自试手开始便始终谨慎负责,把事务管理得很出色。
朱重八对他完全放心,看见儿子力长进步只会感到欣喜,绝不会有丝毫猜忌之心。
基于以上事实,后人们往往称朱标为最稳固的太子。”
民间还流传着几句趣谈,假如某一天太子真的意图兵变……这显然只是玩笑,可朱重八不但不会发怒,反倒会因儿子有所作为而高兴,并关切问询是否需要调派更多的军队援助。
“甚至可以说,在太子谋反的路上,朱重八将是头号军师呢。”
话毕,笑声回荡,“哈哈。”
韩力的话刚结束,就引发朱重八一阵豪爽大笑。
多么有趣的一段假设呀!如此言论正契合这位父亲的想法,因为太子实在令他欣慰。
“标儿,赶紧加强能力锻炼吧。
只要你想坐皇位,随时跟咱讲,若你愿意,咱可以立刻禅让;若你觉得单纯退位不够刺激,咱们还能商议举兵策略!”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