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永乐:开局被全家老小逼着造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章 至于这方玉玺你还是带回去吧(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此时,朱棣似乎已知晓包裹内的物什,伸出的手又有些犹豫不决。

他低声命令:“打开!"

孙若微将包裹放在地面,轻轻解开搭扣。刹那间,一抹温润柔和的光芒映照而出——那是一方玉玺,静静躺在其中。

这方传国玉玺,千百年来是多少人争夺的目标,不惜以鲜血为代价、以性命相搏,只为了掌握号令天下的权利。

当玉玺现身于眼前时,朱棣的嘴唇微微开合,连呼吸也停滞了下来。

十四年前,他曾发起靖难之役,在战场上冒着风雨,经历生死存亡的险境。

而他心向往之的目标,不正是这象征权位至高无上的传国玉玺吗?

手触到玉玺那一刻,抚摸着精美的雕刻纹饰,丝丝凉意透过掌心传遍全身,他的心跳愈发加速。在烛光的映衬下,朱棣反覆审视着这件宝物。

果然不出所料,这玉玺一角有损,并被黄金修补。

思索片刻后,朱棣回头发问:“这么说来,他承认朕的皇位了吗?"

孙若微回答:“我想,建文皇帝的意思是要让陛下安心。"

"他已看破尘缘,成为一个远离尘俗之人。若不是为解开陛下心中的结,他是不会现身的。"

"请永乐皇帝尽忠职守,为民谋利,毋需再去纠结过往。"

听完这番言辞,朱棣的语气瞬间转变,沉重道出:“要让我安心当这个皇帝,岂是那么容易?"

"这些年,我时常夜半惊醒,梦里看见先父怒目圆睁,手中握刀直逼我而来。""每当醒来,我常常茫然四周,不知身在梦中还是现实。"

"如果他能答应作朕的太上皇,我或许心里会好受些。"

"至于这方玉玺,你还是带回去吧。"

然而孙若微未动,说道:“建文皇帝还说,要是陛下不接受这方玉玺,另有言语要传达给您。"

"他说,这方玉玺虽可左右天下众人的生死。"

"却无法主宰持玺者的命运。"

"人世最深沉的悲叹,莫过于此!"

朱棣点点头,感慨万分:“确实,这东西不过是个累赘,还能引出无尽祸患。"

孙若微继续说道:“建文皇帝还想问您,即便他做了太上皇,就能真正让您放心了吗?"

"如果陛下能够反思从前的过错,并及时弥补,那些因果纠缠与恶梦自会渐渐消失。"

"他还言道,若仍然无法让您满意,那就干脆把玉玺投入大海,使其永久不问世。"

话音刚落,朱棣双眼骤然瞪起,恍惚之间竟本能地将玉玺牢牢抓在手里,生怕丢失一般。

看到老皇帝心底已有所思,孙若微起身走向楼上。

待到顶层,她略显喘息,说道:“还有问题!"

建文依然静默不动,淡然询问:“是你的疑惑,还是我四叔的疑虑?"

孙若微再次跪下:“我从小父母双亡,被人教导必须**,血债唯有血能偿还。"

"这些年来,**成了我的生存支柱。"

"可是当**完毕之后呢?我又该如何面对?还能凭借什么维系生命意义?"

建文一笑,回应道:“小丫头,我的四叔依赖恐惧支撑生活,你却是以仇恨作为依靠,其实本质上没什么不同,同样充满了不安与慌恐。"

"接着说说我四叔的疑问吧。"

孙若微说道:“永乐皇帝问,如果你的佛法修为极高,智慧非凡,能否预知他的来生呢?"

建文回应:“你们的问题,我会一并作答。"

"我四叔曾问我,为何把玉玺交给他?"

"交付于他,只因我已经不需要那东西了。无需依靠任何外物来对抗内心的恐惧、求得心安。"

"无论是当皇帝还是成为僧人,在我看来都没有差别。"

"我现在已能够安贫乐道,知足常乐。"

"不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认真面对生活的每一步,从容平稳地度过每天。"

"这是我要在今生中修习的功课……关于来生,若你对今生抱有不满,活得不幸福也不快乐,难道你还会憧憬什么未来吗?"

"一命千金,这一世都没活明白,又何谈下辈子?"

"儒家有句话:吾日三省吾身……如果不懂得反省自身、做出改变,到哪里都只会深陷痛苦和焦虑之中,心中难有一刻安定。"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