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第19章(第4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反观文官们则多以读书考取功名为生,不懂军事,身体也较虚弱。

几乎无一例外,在这广袤洁白的石阶上冻得发抖。

每当这时,常有一些文臣回想起前朝对待官员的优厚待遇。

前朝之时,君王哪敢让我们文臣这般受冻?否则必被批评为昏君!这是怎样的羞辱啊?

虽说有些言过其实,但也不能说毫无根据。

前宋时期的治理理念是君主与士大夫共同统治天下,君主只需安心居庙堂即可,文人集团的权力确实不可小觑。

然而,如今这样的想法只适合埋在心底。

因为他们头顶上的那座鎏金龙椅上坐着的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并非往昔那个宽容的前宋君王。

任何人胆敢在当面提及所谓的“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

,或鼓吹天子应如何退居后位,结果只会是一个:身首异处!

毕竟,连传承千载、权倾朝野的宰相职位都被这位洪武帝亲手废除了,

更何况这些地位远低于宰相的文职官员?

又怎可能让陛下顾忌半分?

“关于信国公、颖国公所提议讨伐倭寇一事,诸位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龙椅中的朱元璋斜目环顾四周,平静却威严地询问,实际上是在重点聆听右边文官们的意见。

只要能够参与战事,武将们往往暗自欢喜,又怎会提出异议?

听到天子的谕旨,感受到他的目光注视时,

下一刻,在吏部尚书詹徽带头之下,所有文臣无不弯腰躬身高声回应道:

“臣等并无二话!”

显然,并没有人会对此持有异议,明眼人都看得明白。

虽说陛下说是信国公、颖国公提出的征倭主张,但若未经圣上的首肯,

这等大事绝不可能呈现在朝堂之上。

朱元璋微微点头,随后再度开口问道:

“列位爱卿是否还有要奏之事项?如无,则退朝。”

下面的大臣们均默不出声。

察觉之后,朱元璋从鎏金龙椅起身,一甩袖袍,迈步走入奉天殿内,

而朱标也随即紧随其后。

等到那身穿红衣且发色泛白的郑有伦,在二人离开之后扯开嗓门大喊:

“散朝——!”

随之而来的应和声响起不断,

秦淮河附近的一所小庭院内,

朱英正盘膝坐在屋檐下,静静凝视着纷纷扬扬的雪花。

而在他近旁,站着十来人垂手静候。

若有外人知晓这些人的身份,定会惊得合不拢嘴。

许久,朱英才收起望向远方的视线,看了看身边众人,语气带着几分感慨说道:

“依着这样的势头,看来今年又会是个大雪纷飞寒冬料峭的季节。”

此言甫毕,当即有个人跨前一步俯身行礼回话说道: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