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查完了这就走(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你们根本不懂!若不改进军器局,如何制造新型火器?只知道盯着同事,你的本职工作做好了吗?”
“还有你!堂堂吏部尚书,整日为些鸡毛蒜皮的事操心,朝廷这么多空缺职位,你都替咱们安排妥当了吗?”
朱元璋话锋一转,转向带头弹劾的洪彝与赵俊,劈头盖脸地训斥起来。
赵俊倒还能忍,李伟的行为虽有失职之处,但他至少是在办事。
而洪彝却难以接受这种指责,怒道:“鸡毛蒜皮?我吏部考核官员难道不是分内之事?若非你下手太快,那些空缺早就有人了!”
“陛下,考核官员本是我吏部职责,李伟失职,我自然要管。
至于空缺,我一直在寻觅贤才,未曾懈怠。"洪彝昂首说道。
“那么,你找到合适的人选了吗?”
朱元璋冷眼看着他。
洪彝哑口无言,心想:你杀得这么决绝,谁敢来接这个烫手山芋?
“哼,你这是失职之至,不仅不干正事,还对他人指手画脚,我看你这吏部尚书也不必再做下去了,回家耕田去吧!”
朱元璋拂袖而起。
“臣领旨,谢陛下恩典!”
洪彝硬着头皮谢恩,转身便退,决定下朝后就递交辞呈回乡务农。
没见过如此蛮横的皇帝!
赵俊见洪彝溜走,顿时心虚:“陛下,臣知错了,以后一定专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哼,退下吧!”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挥了挥手。
赵俊连忙谢恩退出。
两位带头者闭嘴后,那些见风使舵的随声附和者也纷纷噤声,但仍有几名固执的御史依旧不停地指责。
朱元璋毫不留情,一声断喝,命令侍卫将这些顽固分子拖出去杖责。
偰斯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暗自庆幸,刚才是形势明朗,他差一点也想加入其中,幸好最后时刻犹豫了一下。
随后他便目睹了陛下雷厉风行,朝堂局势瞬息万变,吏部尚书又要换人了,一批御史被拖出去挨打,李伟估计也待不久了,赵俊低头认错,倒也没太大问题。
总之,这群自认为猜透圣意的人,几乎没有一个落得好下场。
危险,太危险了!
伴君如伴虎,圣意难测啊!不行,必须找个机会告老还乡!
偰斯一边庆幸,一边下定决心加速辞职进程。
李伟陷入迷茫:“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
他满脑子混乱,根本不知道自己刚刚险些丧命。
在朱元璋的强势压制下,朝堂上关于李伟的争议终于告一段落,众人重新开始处理正事。
早朝结束后,李伟赶忙离开,能参加早朝已经算不错了,午朝晚朝能躲则躲!
乾清宫内,高炉技术让李伟犯了难。
他犹豫着到底是采用电机还是延续现有的水力鼓风设备,因为不论是发电机还是电机,都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他决定先查阅资料再做定夺。
这次他计划使用磁化钢作为电机的永磁体,但合格的钢材又需要新的高炉来冶炼,而高炉炼钢同样依赖于电机鼓风,这种循环困境让他一时难以抉择。
实在无计可施之下,他打算暂时用现有的水力鼓风机试试,之后再另寻他法。
李伟在乾清宫埋头工作的间隙,朱元璋便匆匆赶来了。
李伟心中疑惑,今日这老朱怎的如此早退,以往他总是要等到午后才回宫。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