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章 新组建的火器部队难以训练(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孙建虽不情愿,还是勉强附和:“大人教诲,自当谨记。"

这时,一个年轻人急匆匆地从远处跑来,朝着刚被李伟扶起的老人喊道:“爹!”

李伟的怒意稍减,把老人交给自己的儿子。

年轻人搀扶着老人,目光中既有惧意又有警觉地望着这群高官。

“好好照顾你爹。"李伟嘱咐完后,又对关子明等人大声说道:“往后谁也不准再对工匠施以棍棒责罚,即便匠人有过失,也需先向我禀告。

谁若再胡乱打人骂人,休怪我不讲情面!”

听到这话,关子明、孙建、徐勇与鲁提都面面相觑,对李伟的命令感到十分不解。

“大人,这些工匠常有偷懒耍滑的情况,若不加以惩戒,恐怕难以完成皇上交代的任务,到时候追责下来,我们可担当不起啊。"

徐勇为难地回应道,在大明朝,别说他们这些带官职的人,就是手下的工头、监工这类不起眼的小角色,也时常殴打工匠。

李伟毫不动摇:“这个不用你们费心,完不成任务由我承担,你们只需听令行事即可!”

他毕业后从车间基层做起,虽然未曾被辱骂或毒打,但那些艰辛和疲惫他深有体会。

再看看这些工匠,比他当年更艰苦,如此辛苦劳作还要受辱挨打,他决不允许这种事发生!

徐勇听了这话,停顿片刻后应道:“是,一切听从大人安排。"

关子明暗暗摇头,孙建则在心里冷笑,他们认为李侍郎根本不懂为官之道,一上来便揽尽责任,日后必会吃大亏。

----------

李伟打量着这些官员,表面上他们答应了,但心里显然不以为然,这让李伟颇为忧虑。

“我言出必行,若有谁再随便打骂工匠,我绝不会饶恕他!”

李伟眉头紧锁再次强调。

“大人请宽心,我等必定牢记您的教诲。"

关子明恭敬地回答道。

年轻人瞥了李伟一眼,觉得这位官员与众不同。

"你把父亲扶下去休息一下,看看有没有受伤,要是受伤了赶紧找医生瞧瞧。"李伟对这名年轻人说。

"多谢大人!"

年轻人道谢,老人也跟着感谢。

等年轻人和老人离开后,李伟又环视了其他官员一眼,仍旧不太放心,但也没别的办法,他才刚到工部,没什么亲信可用,只能平时多跑几趟。

离开炼铁炉后,李伟又转到别处,看到巨大的水车以及由水车带动的锻锤,但这种工具操作起来很麻烦,只能用来锻造大块铁料,做刀剑之类的东西不行。

大致了解军器局的情况后,李伟便与众人离开此地,返回工部。

回到工部衙门时,天色已晚,来回奔波这么远,李伟也疲惫不堪。

光是这一趟来回,两三个时辰就过去了,古时候真麻烦,路上的时间全都白费了。

跟薛祥打了声招呼后,李伟便回家了,晚上又与来福和阿布谈了谈商会的事宜。

虽然沈经表现得很恭敬,但在涉及利益时,还是得自己多留意,否则被坑了都不知道。

提到坑人,李伟就想起了朱元璋,不过朱元璋是硬坑,即便你知道那是陷阱也不想跳进去,他还是会一脚把你踹进去。

第二天,李伟还未起床时,朱元璋已经坐在奉天殿的御座上,开始早朝。

自从李伟制作了一份预算表,陷害了一名户部尚书并拉下一名吏部尚书后,他在朝堂上便消失了踪迹,大臣们也渐渐忘了这位惹事生非的人。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