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 整治家贼(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丙寅(十八)日。

雍正突然降谕:裁广善库衙门、停止内外官员借俸例,查内务府亏空!

弘历对此颇为惊叹。

前日让直省补亏空,今日又裁内务府冗衙,不准百官再向内务府借钱,还查内务府亏空。

这位雍正皇帝在整顿朝政方面,真迅速!

当然,弘历不会反对,只会暗地里叫好!

因为雍正在整顿朝政方面越积极,对他将来当皇帝就越是好事。

所以,每当弘历每次去给雍正请安时,看见雍正认真批阅奏折,核算大小账目时,他心里都因此感到特别踏实。

而雍正虽然很希望尽快让朝政焕然一新,但他也没有减少对自己儿子的关注。

弘昼没事往造办处跑,与造办处的许多工匠交流的事,最终也还是通过弘时的口,让雍正知道了。

“儿子就是担心五弟,因此越发醉心于奇技淫巧,而对本该掌握的功课更加没有心思去学。”

“所以,今日也就斗胆向汗阿玛陈奏。”

弘时在向雍正这么说的时候,雍正也点了点头:“朕会跟他谈谈的,你做哥哥的,关心弟弟们的学业是值得称赞的,但也不要听风就是雨,你五弟只是学的不好,不是没有认真学。”

弘时颔首:“汗阿玛说的是,儿臣只是为五弟担心。”

雍正瞅了弘时一眼:“朕姑且相信你现在是基于关心弟弟才来陈奏这事,也希望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弟弟。”

“跪安吧!”

说着。

雍正就挥手让弘时跪安了。

而弘时在离开后,雍正就见了弘昼,问道:

“听闻你近日总往造办处跑?”

“是的。”

弘昼微微抬眼,随后还是如实回答了雍正的问话。

雍正也没有生气,只头也不抬地继续批阅奏疏:“为什么总去那里?”

“因为儿臣资质太差,经学骑射都不行,但又不想做个混吃等死的地主。”

弘昼回道。

雍正听了弘昼这话,惊讶地抬起头来,注视着弘昼:“说说看,为什么不想做个混吃等死的地主?”

“因为儿臣觉得,地主是我大清富强的最大阻碍!”

“一个国家地主越多,尤其是大地主越多,这个国家就越不思进取!”

“儿臣再没有天分,也不能仗着自己是天潢贵胄,就心安理得地做个混吃等死的大地主,只想掌握实际点的技能,以后也能不用只靠兼并土地的手段,来满足日益增加的开支,更不用借朝廷的钱,填自己的窟窿。”

弘昼回道。

雍正颔首笑道:“你能有这个见识,倒也难得!”

“有个手艺,的确比寄食于民强。”

接着,雍正又说了一句,且转头继续批奏折:“你怎么想到这点的?”

“四哥提点儿臣的,他告诉儿臣,地主对百姓的依附要求太高,所以地主越多,尤其是大地主越多,就越不想民利外溢,哪怕是对朝廷征调民力去兴修水利、去运粮输边乃至镇压叛乱这些国家大政,也会百般抵触的。”

“而汗阿玛励精图治,儿臣不想将来因为只变成一个大地主,进而抵触汗阿玛的励精图治。”

“儿臣只想着,若能制出一些精巧之物,将来以此发家,且让我大清更加物丰民阜,也是一件好事。”

弘昼回答后,雍正惊喜地笑了笑:“原来是弘历提点的你!”

“不过,你不因为觉得自己资质不行就不想着江山社稷,也很是难得!朕准你去接触百工,俗话说的好,技多不压身!”

“但功课还是要学的。”

“朕不要求你精通,至少要能懂一些是一些,将来说不准,这些还是能帮助到你。”

雍正对弘昼语重心长地说道。

弘昼拱手:“儿臣谨记汗阿玛教诲!”

雍正挥手:“跪安吧。”

“儿臣告退!”

雍正则在弘昼走后叹息一声,自言自语说:“这个弘历,用心良苦啊!”

为此。

雍正还在接下来去永寿宫见四福晋时对四福晋说起此事,且道:“这个弘历,又给朕意外之喜!他是会带弟弟的,也是真心自己弟弟的!”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