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风险分析三要点(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风险呢?”
杨鸣直接问道。
唐德收起笑容:“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信用风险。
平台如何保证借款人按时还款?这需要完善的风控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实地考察、担保抵押、数据风控等。
二级风控体系主要包括贷前审核、贷中监控和贷后管理三个环节。”
他在笔记本上调出另一张图表:“第二,流动性风险。
P2P平台通常会把出借人的钱锁定一段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如果出借人集中提现,而借款人的钱还没收回来,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
“第三,合规风险。”
唐德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目前国内对P2P的监管还处于空白期,但随着行业发展,监管必然会跟上。
以后可能会出台相关政策,如果平台的运营模式与未来的监管方向不符,可能面临转型甚至关闭的风险。”
杨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法律上呢?这个模式合法吗?”
“目前处于灰色地带。”
唐德直言不讳,“根据现行《贷款通则》,个人对个人的借贷是允许的,但不得以借贷为业。
P2P平台作为信息中介,理论上不直接参与借贷,只提供信息撮合服务,所以有法律空间。”
他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平台自已做资金池,即吸收资金后自行放贷,而非真正的点对点撮合,就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甚至是非法集资。”
“资金规模和收益怎么样?”
杨鸣问道。
“目前国内已有的几家平台,月交易额在几千万到几亿不等。”
唐德拿出一份资料,“以一家做得比较好的平台为例,去年全年交易额13亿,平均收取2。8%的手续费,净利润约3600万。”
他又打开电脑上的另一个文件:“如果平台做大,比如月交易额做到10亿,按2%的手续费计算,一年能有2。4亿的收入。
扣除运营成本、坏账准备金等,净利润可达到8000万到1亿。”
杨鸣和狄明交换了一个眼神。
“听起来很诱人。”
杨鸣说,“但要做到月交易额10亿,需要多大规模的运营团队?”
“至少100人。”
唐德回答,“包括风控部门30人,客服团队20人,IT技术15人,市场销售30人,财务法务和行政管理10-15人。
初期投入在2000万左右,包括技术开发、办公场地、人员招聘、市场推广等。”
他合上笔记本:“当然,这只是保守估计。
如果要做得更大,比如进入全国市场,投入和团队规模都要翻倍。
另外,资金池建设也很关键,平台需要准备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用于应对可能的坏账。
业内通常建议准备金比例不低于放贷总额的10%。”
杨鸣点点头:“如果现在进入这个市场,前景如何?”
“时机很好。”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