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退婚后,我继承了北凉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章 三十文一只的荷花鸡(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不过再没说什么,毕竟自己这么做也不是为了让人家感谢。

“荷叶鸡,荷叶鸡,这位公子,上好的荷叶鸡您不来一只,只要三十文。”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

沈凡扭头看去,就看到一个挎着篮子的中年妇人,掀开了篮子上的棉布,正冲自己猥琐地笑着。

沈凡的心思还在等丁奉和徐盛上,何况看到篮子里包鸡的荷叶都变黑了,想都没想地摆摆手,意思是不要。

“公子,您就来一只吧,我半天没开张了,家里还有俩老三小等着米下锅呢!”

妇人猥琐的笑容更浓,因为刚才从这位公子买炊饼送乞丐的举动,她确认自己能开张。

沈凡好奇的道:“你都卖荷叶鸡了,家里人还挨饿?”

妇人道:“这鸡不是我的,是从大户人家买来的。”

沈凡道:“我知道是买来的,小门小户谁家也不能养这么多鸡,我是说你卖鸡因该不少赚吧?”

妇人道:“哪呀,一只鸡我只能赚两文钱。”

沈凡楞了下道:“怎么会这么少,如今市面上一只活鸡也就二十文,你买三十文,除了柴火和佐料应该能剩不少。”

沈凡说着些是有依据的,按这么算,一只鸡估计这妇人至少能赚六七文。

这年头六文钱就能让一家五六口吃上顿饱饭,忆当初水仙和自己一天的花销也就五文钱。

妇人的脸垮下来道:“您是不知道我的苦,这活鸡在市面上不是哪天都能买到的,像我这样专门卖鸡的要到大户哪才能买到,二十二文一只。

柴火也是如此,也要到那家大户买才能长久维持。

除去这些和佐料钱,一只鸡就看三文钱,一天要是卖不上三五只,家里就揭不开锅了。”

沈凡问道:“你从哪家大户买的鸡?”

妇人:“安国公郑家。”

沈凡想到了郑天泽的爷爷,那个丹阳公主口中九十多岁的老神儿人,问道:“你说的可是开国元勋郑建山?”

“没错,就是他家。”

沈凡想了想道:“既然他家卖的鸡和柴贵,为何不到别处买?”

妇人眼中闪过几分鄙视道:“一看您就是金枝玉叶,不晓得我们这些做百姓的难。”

沈凡也不恼,他知道自己虽流落民间两年,但对百姓的疾苦了解的还不够,虚心的道:“说来听听。”

妇人叹了口气道:“您可能不知道,这京城附近的山和田地都被那些勋贵占着,我们的柴米油盐都要从他们那才能买到。

又说这些勋贵的心是一个比一个黑,安国公家大业大,卖得还算便宜些的……哎!看我都跟您说了这么多了,就买一只吧,保您好吃。”

看着妇人可怜的样子,沈凡摸出铜钱道:“那就来只尝尝。”

妇人大喜,从篮子里取出一只鸡道:“别看这外面的荷叶干巴,却是去年新鲜时摘下来的,荷叶的清香味儿都在鸡里了。”

沈凡掰下一个鸡腿咬了口,鸡肉非常嫩滑,荷叶的清香与肉的鲜香完美融合,就是天冷的缘故已经凉了。

“的确不错,我问你,你知道安国公有什么家业么?”

沈凡边吃边继续打听。

得到夸奖的妇人兴致勃勃的道:“那可多了,在城外有山有田有庄子,在城里有金店、布店、马行、肉行,连开的青楼都是除了教坊司外最大的。

关键是这些勋贵还不交税,连我这个买荷花鸡的每月都要交三十文的税呢,您说他们得赚多少金山银山?”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