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如意姑娘的苟且日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032 种菜 加钱入V(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吃过饭,阿引抢着收拾碗筷。

沈如意便也落得轻闲。

吴忧倚在墙边消食,安旬年轻,没好意思坐没坐样,端直身体,脸色不像去年冬天那样苍白,天气变暖,他也从病怏怏中变得有生机,整个人变得清朗隽逸。

二月中,又到月圆夜,月光如水,洒在吴忧的脸庞上,朦朦胧胧,看不出他神色。

“如意姑娘,你天天打扫王爷书房,有没有听说一个叫张五松的门客因为一篇策论被升为了正九品主薄?”

“寅时去书房打扫,天色黑潺潺的,连鬼影都没一个,就算想听人议论八卦,也得有人说吧,我往哪里知道?”

吴忧偏头看向她,笑的高深莫测,“跟张五松打过交道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他肚里有多少墨水,不可能写出那样经世致用之策论。”

“不是他写的,难道是你写的?”

吴忧:……被小娘子噎的一句也说不出。

月光下,二人四目相对。

吴忧一脸探究。

沈如意一身淡然,坐在那里,一身短褐葛衫没有半点饰物,连耳坠都没有,纤细的肩胛、柔弱的双臂,美的脆弱,仿佛一触即碎的珍玉,不似真人。

可这双手磊了灶眼,搭了棚子,听说最近天天中午都锄地,刚才趁她煮晚饭的功夫,他已经把屋子前后翻过的地都看过了一遍,地道的农民也不过如此吧!可农民不一定会写字、画图,她会。

张五松此人他了解,绝对写不出那么出色的策论,可那篇策论是从哪里来的?又如何被张五松冠上名,最后送到了端王手中?

沈如意淡然一笑,仰望星空。

就似那账房先生,世人对有益自身的事情,从来都是闷声大发财,所以从来不是她算无遗漏,而是恰巧懂那么一点点人性。

既然她写了,就不会怕东怕西,就算有一天爆出真相,她亦会随遇而安。

天气越来越暖和,沈如意也越来越忙,找石子、竹蔑等物,石子铺成小过道,竹蔑或搭架子,或做成栅栏。

她请方小哥买的种子,也陆陆续续到位,从葱、韭、荠菜、黄瓜到豌豆、扁豆,只要能找到的,每样她都种了一小块。

中国古代蔬菜品种还真不多,带胡字多半是两汉南北朝时引进的,带番字的都是明朝以后传入中国的,带洋字的都是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引进的。

像黄瓜,这个菜我想很多人都喜欢吧,清新的拍黄瓜可是一道很好的凉菜呢,黄瓜以前就叫胡瓜,带个‘胡’字,大概是汉魏时期的吧,后改称为‘黄瓜’。

沈如意从这些蔬菜上推测,现在的九州十国,大概类似魏晋南北朝,物质匮乏,九洲分裂割据,相互对峙,是一段大分裂时期。

当然,怎么少得了香菜呢!

香菜,最早叫也胡荽,原产地为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传入中国,五胡十六国时石勒讳‘胡’字,故称其为香荽。

吴忧与安旬两人不上值时,也跑过来凑热闹。

安旬是真想帮忙干活,跟小厮阿引二人帮忙找石子铺道,又拿捶子钉栅栏,忙的挺像模像样的,当然,劳动的结果让他的脸色肉眼可见的健康起来。

安旬拱手作谢:“多谢沈姑娘。”

沈如意起身,望了眼黄瓜架子,搭得还算可以,这才转头,一张汗津津的脸清秀明媚,带着一丝俏皮,笑着调侃,“安公子不仅要出力,还要贴食材,这谢就免了吧。”

“要谢的,……要谢的……”

安公子被小娘子调侃得满脸羞涩,涨红了脸,借着拱手低头。

吴忧暗暗叹息,仰头,马上就要三月了,阳光明媚,真是个好天气啊!

屋舍前后的地,种得差不多了,沈如意终于歇口气,就盼贵如油的春雨。

不知是不是念叨起了作用,第二日起床,下起了毛毛雨。

幸好王府富贵,走的道大部分都是抄手连廊。

沈如意一路疾走,还是有些甬道没有遮挡,身上淋了些雨,到了王爷内院书房,她站在门口,先跺去脚上雨水,再掸去身上雨丝,这才推门进书房。

没想到这么早书房有人。

“如意见过王爷。”

凌晨时分,端王宋衍坐在大书案后,不知是一夜没睡,还是刚刚过来办公,但不管那样,跟沈如意没关系,行过礼后,她就开始干自己的差事。

依然从里面开始,看到榻上被褥有压过的痕迹,沈如意猜想,大概是在榻上临时休息了会又爬起来办公了。

大半个时辰后,沈如意打扫完毕。

不动声响的福了一礼,也不管书案后的人看没看到,反正她转身就离开。

“等一下。”

低沉的声音在凌晨的书房里响起。

沈如意停住脚步,顿了几秒才转身,“王爷叫我?”

宋衍抬眼,一脸不叫你叫谁?

沈如意:……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