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一举多得的好事(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钱老板很是耐心,经过他的一番解释,许平安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大晋朝的征税制度跟许平安上一世明朝的‘税粮折银’制度很像。
只不过,大晋朝征税只着收三样东西。
第一种是铜钱,第二种是粮食,这第三种便是布匹。
且主要以麻布为主。
因为这种税收制度的存在,粮食和布匹都兼有了货币属性,而且可以用来抵税。
也就是说,这三种东西都能当赋税交给官府。
大晋朝北境今是荒年,眼下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
粮食十分珍贵,百姓手中仅剩不多的存款,也都用来换粮食续命了。
因此,选择用布匹缴税就要合算得多。
整个延庆府,很多人都在囤积布匹,尤其是用于缴税的麻布。
此外,去年朝廷跟妖蛮族打了个大败仗。
大晋朝需要赔偿大量岁币安抚妖蛮,这麻布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
因此,官府如今也在大量征收麻布。
民户为了缴税囤积麻布,官府为了筹集岁币同样征收麻布。
如此一来,在如今的丰林县当中,一匹麻布的价格翻了整整一番,从原来的一端4oo钱,涨到了一端8oo钱。
但即便如此,麻布在市场上依旧供不应求。
连钱老板这种多年经营布庄的人,都是不得不去周围村镇上收麻布。
这才遇到了拦路抢劫的土匪。
听了钱老板的话,许平安心念一动。
在任何时代,纺织业都能吸纳大量的女性就业。
如今除了青山村,临近的几个村庄都有大量的孤女吃不饱肚子。
别说每天还有1o文的工钱,就算不工钱,每天只管两餐饭,都会有大量的女人愿意来应聘。
根本不缺劳动力。
之前在平山村的时候,婶婶就是十里八乡的纺织高手。
从小耳濡目染之下,原主对麻布的纺织工序十分清楚。
先将麻茎捆扎成束,沤麻完成后,将麻茎的表皮与纤维分离,去除杂质,得到较为纯净的麻纤维。
再将麻纤维进行梳理,将其整理成粗细均匀的麻缕。
然后,便可将麻缕纺织成麻线。
许平安之前在家的时候,见婶婶和木家姐妹都是用纺轮或纺锤纺织麻线的。
并未见人用过织布机。
‘我还可以让改进设备,通过上一世的织布机来提高麻布的生产效率!’
想到这,许平安觉得纺麻布是条生财的门路。
而且婶婶本身就是纺织高手,正好可以将布坊生意交给她打理。
手上有了事做,她就不会天天嚷着要管家,在家里到处作妖了。
可谓一举多得。
因为要回县城,拿土匪的人头找官府兑换银子。
许平安等人便同钱老板一起返回了丰林县城。
入城后,钱老板极力邀请许平安等人到他府上做客。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