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血脉(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荣和长公主到未央宫的时候,谢鸾和裴定已经离开了半个时辰。
“这个时辰皇嫂怎么进宫了?”
皇后笑着起身相迎,见长公主一脸倦怠,敛了笑意,“今儿在紫宸殿便看你心神不宁,可是出了什么事儿?”
荣和长公主正要说话,进来没瞧见谢鸾,不由问道:“小姑娘没和你一起回来?”
今儿从紫宸殿出来,谢鸾便跟着皇后离开了,这活儿却不见她人影。
说起这个皇后便有些头疼,“今儿本宫原想留阿鸾在宫中住下,回头再安排宅子的事儿,哪曾想循之都安排妥当了,这本宫还没说什么呢,他便急着把阿鸾带走了。”
“阿鸾回来便与我请辞,我才知道这孩子连东西都收拾好了,想来早就有了离开的心思。”
皇后叹了口气说道。
一旁的芳茗劝慰:“娘娘待谢大姑娘好,谢大姑娘都明白,只是谢大姑娘如今已非敬国公府的嫡女,难免比平日拘谨了些。”
谢鸾的身份不同以往,继续在宫里住下去,不免惹人嫉恨非议。
皇后却不赞同,“阿鸾是未央宫的凤仪女官,本宫看谁敢说三道四。”
芳茗一噎,放低声音说道:“正是因为娘娘对谢大姑娘太好了,这凤仪女官虽是个虚名,重在是娘娘跟前的人,宫中人心难测,不知有多少人盯着谢大姑娘的一举一动。”
深居宫中多年,这个道理皇后自然明白。
但她就是下意识对谢鸾亲近,总觉得这孩子前世便与她有缘。
长公主听着这主仆俩的对话,却只注意到了一点。
谢鸾早就有了离开未央宫的心思。
莫非这孩子一早便知道自己并非敬国公府的血脉,等到今日选妃才说出口?
今日这种场合自然是最合适的,陛下,太后和淑妃都在场,事关皇族体面,此事怎么都不可能善了。
就算陛下仁慈网开一面,景瑞险些娶了一个乡下丫头为妻,淑妃这般锱铢必较的性子,岂会轻易放过敬国公府?
荣和长公主突然想到今日谢鸾的神情,这孩子敢当众曝出自己的身世,光这份决心魄力,就非常人可比。
虽然长公主认了谢鸾做义女,裴定当众请旨赐婚,让京中那些不好听的声音淡了许多,世人善妒,她若是继续留在京中,往后闲言碎语是少不了的。
皇后不以为然,她现在一心只想着谢鸾的婚事,“阿鸾没有父母长辈,既然她是未央宫出去的,日后她出嫁,本宫必定是要为她撑腰的,料想旁人也不敢说什么。”
“今儿我认了小姑娘这个义女,本宫不算长辈?”
荣和长公主眉头一挑,
皇后失笑,“本宫倒把这事儿忘了。”
“放心吧,有本宫护着,小姑娘受不了委屈,而且……”
说到此处,长公主看着皇后,“说不定小姑娘出嫁之日,她的亲生父母能到场。”
皇后掩唇惊讶,“皇嫂这是何意?”
荣和长公主敛衣落座,芳茗忙命宫人上前倒茶,却见长公主抬手,瞥了眼周遭的宫人。
“本宫与你们娘娘有话要说,都退下吧。”
芳茗闻言瞧了眼皇后的脸色,得皇后点头,方才领着宫人们退下。
帘子落下,长公主端起茶盏,酝酿了许久,道:“当年你一直不信惜云是你的孩儿,不惜与陛下翻脸,如今可还有疑惑?”
长公主向来有什么说什么,从不拐弯抹角,皇后愣了愣,面容还算平静,“怎么突然提起这个?”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