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龙瀛剑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章 五虎谋唐(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和“抓眼球”

等等。

第二种,是尽量以阐述事实为主,强调客观性和人性等。也就是说,并不是与“主角”

对立的,就一杆子都打为“坏人”

而我的这个文,是想偏重第二种的基础上,结合第一种,尽量地想把两种融合来写。

隋末唐初的这段历史,其实就是一个各大小势力占地为王的乱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针对每一股势力来说,争权夺利都难以界定谁对谁错。最终国家还是要统一,人民才能安享太平。

即使就当时来说,突厥不是中原人,梁师都等人又是勾结突厥的人,但是我觉得:突厥、梁王府、南阳王府、定杨王府、西凉王府与唐王府,应该处于一个“对等”

的位置,并没有谁高谁低,也不能像后人“开天眼”

般的认为:当时的“唐王府”

,就更优越一点。我看过某桥段——渭水桥畔,突厥几十万大军被李世民吓尿的桥段。老实说,看得是很爽,但是觉得也很扯……

所以,综上,章节名我用了“联合突厥”

,而不是“勾结突厥”

针对那时乱世下的众势力,现代人虽无法合理评判古人的是非对错,但其实我自己还是有一些自己的主观偏好的。

郭靖大侠说得好(其实是金庸先生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些道理,其实都指向一个点。

所以,那么多股势力里面,“以民为先”

的统治阶级,我相对会比较喜欢些。所以我主观上相对会喜欢“唐王府”

,喜欢李世民。先不论李世民杀兄弑弟、或可能篡改历史等必须否定的行径(生于乱世下漩涡最深处的帝王之家,又不是长子,手里干干净净的估计也上不了位),单单只看他开创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百姓安居乐业,唐文化遍布世界各地,我就比较挺他。

也有人说,或许换了别人(比如李建成)得了天下,能够做得比李世民更好也说不定。当然,有可能更好,也有可能更差。这谁知道呢?假设始终只是假设。相比之下,看结果、重事实,来得更靠谱得多!

小说里,我将女主黄伊榕,安排在“唐王府”

,又走进了“承乾殿”

,基本也看得出来我多偏向李世民一些了。当然,给黄伊榕杜撰了“唐王府国定钦使”

这么个身份,也是为了小说的行文和推进。

相反的,虽然对于乱世下的势力,很多情况下,对错难以界定,但像朱灿这种,将他人性命视如草芥的上位者,尤其是老弱妇孺都不放过的人,我是极其厌恶的!所以我写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借小说中人物的言语和心理去怼他,怼爽了再继续往后写……

PS:为什么要叫各势力为“XX王府”

ennnnnn……我看过一些古书里称这些势力为“国”

。但是,总觉得当时兵荒马乱的,而且在之前隋朝一统的影响下,估计“武侠中的武林人士”

不屑承认这些名不正言不顺的“国家”

,而那些不会武功的小老百姓,成天因为打仗被害得很惨,也许估计也不想承认。所以,我就不想用“国”

字来划分各势力的区域。而那时多用“州”

、“郡”

等称谓来表述地域,但我觉得……不好听……啊哈哈……所以就用了“府”

。反正是不正规的叫法,因此我的文里一直强调“XX王府”

是“江湖中人”

的叫法。而那个时候的“江湖”

到底是个啥样的?这谁又知道呢?……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