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裴徽对军纪的极致要求(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更重要的是,裴徽一方的武器装备精良,远远优于守军。
先进的兵器、坚固的铠甲以及充足的箭矢,都为他们在战场上提供了巨大的优势。
在如此悬殊的对比之下,守军的抵抗显得苍白无力,只能不断地退缩,节节败退。
因此,平原郡城的这场攻守战,在短短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里就落下了帷幕。
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平原郡城内原本的五千守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据不完全统计,有七百多名守军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战死。
而另外一千多人则在混乱中趁乱逃走,不知所踪。
剩下的近三千人则在绝望中选择了投降,他们放下武器,成为了裴徽一方的俘虏。
相比之下,裴徽一方的损失则要小得多。
他们的伤亡人数不到一百人,而且特战大队更是在这场战斗中没有一人死伤,展现出了卓越的战斗能力和精湛的战术技巧。
不过,在这场战斗中,不良府的暗探和杀手也有四人不幸丧生。
在一个多月前,尽管守军迅投降了叛军,但叛军入城的当天,仍然犯下了许多令人指的罪行。
他们肆意杀戮无辜百姓,抢劫财物,甚至还对妇女进行奸淫。
这种暴行在封建社会的战争中并非个例,事实上,只要生战争,攻城的军队在入城的日,几乎都会有类似的行为。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值得深入探讨。
先,封建社会的军队普遍存在军纪涣散的问题。
在战争期间,士兵们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压抑的状态,他们面临着生死考验,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当城池最终被攻破时,这种长期积累的压抑情绪会像火山一样瞬间爆,使得士兵们失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
他们会变得狂躁不安,无法抑制内心的冲动,从而导致各种暴行的生。
其次,还有一部分主将故意纵容士兵这样做。
这些主将可能认为,让士兵在攻破城池后肆意放纵,可以增强他们的士气,使他们在后续的攻城行动中更有动力。
有些主将甚至会下令在一日乃至数日内不封刀,完全放任士兵们的行为。
这种纵容不仅加剧了士兵们的暴行,也使得城内的百姓遭受了更大的苦难。
更为糟糕的是,攻城往往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战斗,需要耗费数日甚至数周的时间才能攻破城墙。
在这个过程中,攻城军队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士兵们伤亡惨重。
这种长期的战斗使得攻城军队上下都充满了强烈的仇恨和愤恨情绪。
他们对城内的守军和百姓产生了深深的敌意,有时甚至会将这种情绪转化为直接的暴力行为,对城内百姓进行残酷的屠杀。
而这些关于攻城军队残暴行为的认知,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以及历史书籍的记载,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百姓的心中,成为了他们对攻城军队的固有印象。
所以,当平原郡城内的百姓远远地看到那些入城的军队时,他们的心中立刻涌起了一股恐惧。
他们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些军队肯定会像以往的那些侵略者一样,肆意地杀戮无辜、抢夺财物、奸淫妇女。
这种恐惧如影随形,笼罩着每一个人的心头。
于是,百姓们纷纷惊慌失措地躲藏在家中,紧闭门窗,仿佛这样就能将那可怕的军队隔绝在外。
更有甚者,有些人甚至躲进了地下室、地窖等隐蔽的地方,希望能够在这黑暗的角落里逃过一劫。
然而,事实却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这些入城的军队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残忍和野蛮。
相反,军队进城后的第一时间,他们所做的竟然是关闭城门,严禁任何人出入,以此来确保城内的安全。
紧接着,三千名义军迅而有序地登上城墙,开始布防。
他们严密地监视着城外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威胁。
这些义军的行动果断而高效,让人不禁对他们刮目相看。
在两个城门口,各有五百名义军如钢铁般坚定地矗立着,他们肩负着看守的重任,警惕地注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以防敌人的突袭。
而剩下的近千名义军,则负责看守那些被俘虏的敌军,他们严密地监视着每一个俘虏的举动,确保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逃脱。
与此同时,特战大队的成员们也迅行动起来,与义军紧密合作,展开对投降敌军的重新整编工作。
他们将这些降军打散,然后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能力,合理地分配到义军的各个队伍中。
这样一来,这些降军能够尽快融入新的战斗集体,挥出自己的作用。
郭襄阳深知维持城市秩序的重要性,于是他派遣了五百名特战大队的精英战士,这些战士们身着统一的制服,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他们的任务就是充当执法队,维护城市的秩序。
执法队迅展开行动,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如敏捷的猎豹一般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
他们的出现让原本有些混乱的城市逐渐恢复了平静,人们开始感到安心。
然而,在巡逻过程中,执法队现了两名趁乱想要奸淫良家女子的义军士兵。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军纪,更是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准则。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