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广交会10(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膨化机的工作原理贺兰怕自己讲不好,于是电话将来广交会来开眼界的省会机械厂罗厂长叫了来,请他这位专业人士代为讲解。
可惜的是沟通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专业名词,只要提到专业名词,别说那位充当临时翻译的组委会工作人员的词汇量捉襟见肘,就是一旁的英文翻译也要斟酌再斟酌,恨不得掏出一本英汉大辞典来当场翻阅。
于是现场便出现了一幕略显诡异的情形,买卖双方包括帮忙的闲散人员俱都对这笔生意万分期待兼心急如焚,但碍于翻译问题,只能面对面大眼瞪小眼。
在贺兰与英文翻译绞尽脑汁沟通的时候,一名组委会工作人员悄无声息地离开,随后带着一名专业俄语翻译匆匆赶了回来。
有了这名专业翻译的加入,沟通霎时变得顺畅起来。伊万在深入了解了辣条的构造以及生产要求后,若无其事地说了一句:“听起来似乎并不难,我请示一下委托方。”
贺兰在他打电话前郑重提醒他:“设备可以不是最新款,但性能必须是最好的。”
她记得上辈子曾听营销号提到过,前苏联的重工业至少领先全世界五十年。如果所言不虚,那么前苏联十几二十年前生产的机器放到现在依然是独领风骚一般的存在。
伊万的这通电话持续时间相当长,期间一再询问贺兰可不可以用其他商品来替代膨化机,可替代的物品十分多样,种类包括但不限于飞机坦克和大炮。
可惜贺兰小心肝一阵乱颤后仍旧坚持自己的主张:“我只要膨化机。”
伊万无奈只好继续与电话对面的人周旋,这一周旋就周旋到了当天闭馆时间。期间伊万一直在汝辉的展位前徘徊不去,屡次试图说服贺兰更改主意,但都遭到了贺兰无情的拒绝。
眼见参展商纷纷开始离场,一无所得的伊万略带遗憾对贺兰说道:“希望你不会对今天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
说完他转身便离开。
张松年看着伊万的背影眯起眼,道:“老外也会欲擒顾纵这一招?”
贺兰心中此时已经开始后悔,不过更多的还是倔强,“管他呢,生意成了当然好,不成也没办法。”
次参加广交会的企业大多都有这种谨慎心态,而一些“老油条”
则早早就在观望伊万这单生意能否成交,最后现伊万含恨离去,很多企业便立刻开始针对伊万展开自己的营销计划。
晚饭时江仕春主动来电,贺兰还以为对方是来解释的,结果没想到电话刚一接通江仕春便对她说:“那个俄罗斯人伊万,他的生意你可以放心大胆的做。”
贺兰:“有政府背景?”
江仕春:“嗯。”
贺兰叹息一声:“可惜了,早知道我就不跟他要膨化机了。”
那个伊万现在肯定门庭若市,这笔买卖已经轮不到汝辉来做。
电话里江仕春一声轻笑,道:“做不成也没关系,你这次来参展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牌子打响了,名气打出来了,订单一定不会少。”
“说的也是。”
贺兰有些蔫,怎么说也是年产值4%的大单,就这样丢了她怎么能不心疼。
像是为了宽慰她,江仕春说道:“你今天见到的那个是我堂哥。”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