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家父太子,我来称皇很合理吧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章 名垂青史(第1页)

李侍郎,请坐。”

晋王府,晋王在书房内行云流水般泡着茶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冲门口走进来的几人点头寒暄。

“各位千万不要客气,随便坐,尝一尝我从晋地带来的茶怎么样。”

来的人中,礼部侍郎李福官职最高,而且他也是在宴席上,第一个公开表示支持晋王为储的高官。

所以,跟他一起来的同伴,自然都以他为首。

李福身量不算高大,但身材保持的不错,他相貌普通,只是一对八字眉,稍微说话,就让人感觉他在笑。

因此看着很是平易近人。

晋王的地位虽然比他高,但多年身居高位养成的气场,面对超品亲王的时候,让他看着也没有丝毫的违和。

确实,他这种人物,在特定的场合看着或许是谄媚了一点。

就比如在宴席上。

但那是一种态度,一种示好,是给晋王拉票。

但并不意味着,他就真的成了晋王的走狗。

至少目前是这样。

他是有政治诉求的,所以他愿意站在晋王这一侧,这说不上烧冷灶。

但依照当前的局势。

太子突然薨逝,皇帝又病重,晋王虽然有机会,但绝对不大。

首先,立嫡长,太子之后,应该是皇帝的嫡次子,楚王。

其次,立贤明,晋、楚二藩王,不能说一点贤名没有,只能说微乎其微。

所以,他们的机会,其实并不特别突出。

反倒是太子的儿子,无论是在朝臣中,还是皇帝心中,或许都比他要靠前。

原本太子的后人中,只有秦文名声上佳,但他的出身注定,他很有可能镇不住那些骄兵悍将,还有手握重兵的藩王。

但,从太子头七开始,太子的次子,秦阳也崭露头角,在皇帝心中,有了一席之地。

他母族便是武勋中最为重要的陈国公,如果他上位,武勋的威胁将荡然无存。

而拥有了武勋的支持,藩王们也不可能翻起什么大的风浪。

只不过,秦文与秦阳二人,各自被文武看中,这才让晋王有了一定的机会,但依旧不大。

旁人或许看不清楚,但作为在皇帝身边多年的重臣,都大致可以看的出来。

皇帝,心中属意的大概率不是晋王。

至于他为什么可以留在京城。

或许是给秦文、秦阳二人还有他们身后的势力提醒,不要太闹腾,朕不是没得选。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人的猜测。

皇帝具体的想法,没人可以知道。

这些晋王或许自己也有猜测,所以他乖乖的在家禁足。

但好就好在,皇帝突然病了。

而且是不能视朝的那种程度。

晋王的心中,如果说没有一丁点的惊喜,那是纯胡说。

不然他不会正大光明的,在禁足期间,在皇帝病重期间,宴请群臣。

好在他的想法,也让李福等坐了多年冷板凳的人,看到了希望。

当然,晋王或许也并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至少对于李福来说不是。

他只是得罪了张尚书,而对方又恰巧是他的顶头上司。

他不选择晋王,也可以选择支持秦阳。

秦阳如今的短板,就是文臣一脉,对他的反对声音很高。

而主要反对声音,就是以秦文的外公,礼部尚书张文奉为核心的团体。

如果礼部三把手,李福愿意投奔,想必秦阳还是很乐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