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海图景+番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1章(第1页)

荀迁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想到贺岚,以至于他发现了一个严重问题,他根本不了解她。他不知道她的家乡在哪里,不知道她的生日具体是哪天,更不知道她的喜好与厌恶。原来浮于表面的恋爱关系,可以漠不关心,还有敷衍忽视。他思念她,也后悔了。

在野外的日子里,多少个日出与日落,荀迁却没有了时间概念。后来他为了追捕一只鹿,深入原野另一端,他从没去到的地方,意外遇见了一个男人。男人惊恐地看着他,举着枪准备射杀他,但看到他转动的眼球,才认出这是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奇怪的变异丧尸。

男人试着接纳野人化的荀迁,荀迁虽暂时不能言语,但仍有社会属性人的思维,他看得出这男人还算良善,便隐藏去了攻击性。男人叫徐凤之,还有个叫惠子的妻子和徐可的年幼女儿,跟着这家人,荀迁打算过段时间再偷摸离去。

荀迁已经适应末日的丛林法则,徐家人却远没有觉悟,慢慢地产生了分歧。紧张的气氛如轻烟,若有似无,却决不能忽视。

荀迁没想到徐凤之救了一个昏迷的人回来,而这人居然是贺岚。

一滩浑浊的死水起了波澜,荀迁知道他再也不能终日处在被动。

“我不明白你会有离奇的想法,我们已经是过路人,”

他听见她凉薄地说,心也凉了半截,“我有丈夫,他是个温柔的男人,我爱他一辈子。”

他又见她眼里溢出光芒。

“他在哪里?”

荀迁顿了顿,“你身处危险,我也没见他出现过。”

鹤生露出疑惑的神情。

“因为意外分开了,但终有一天,我和他会相见。”

荀迁发出一声冷笑,“你以为我会让你有离开的机会?”

“你对我只是控制欲和占有欲作祟,你根本没有改变,也不是爱我。你如果真的爱我,在林中屋就不会对我做出那样的事情……”

贺岚说不下去了。

“你都知道了?”

荀迁第一反应是惠子告诉了贺岚。

“走了一路,脑子恢复了点记忆画面,所以我对你产生抗拒感是有原因的。”

虽然贺岚当时精神重度恍惚,显得无意识,但是潜意识仍在作用。

“原来如此。”

得到不是惠子告知的信息,荀迁对徐家人仍然防范。他眼眸一抬,身后的包里抽出一把□□,正对鹤生,“我得先解决掉你这个障碍。贺岚,不想受波及,你最好挪到一旁去。不过你想靠着他,甘愿让自己变成残废,我也不拦着。你成什么样子,我都要把你绑在我身边。”

贺岚一动不动站在原地,很冷静。

荀迁对她另眼相待,从上次的侧面交锋,他就知道她成长起来了。当初暗中观察到徐家人驱车离开,荀迁就折回房子里查看,果然贺岚没被他们带走。只是贺岚醒了,也恢复了自如行动,荀迁仍然想带贺岚走,却被贺岚当成了不怀好意的入侵者。荀迁留下了地图标识给贺岚,怕引起贺岚过激反应,荀迁打消了念头,离开了密林。来到陌港,短时间内,他就被张胜奉为座上宾。

此刻,荀迁想不通贺岚为什么冷静,子弹穿透身体一定很痛,她应该害怕啊。那么就毁灭吧。

他还没按下扳机,瞳孔突然放大,他低头看了胸口,涔涔流血,模糊的血肉里夹杂着弹片。他不可置信地回头,看到持枪的尹胜男,原来贺岚一直看向的是他身后的人。

荀迁口吐鲜血,倒在了路中央,眼睛瞪得很大,充斥着不甘心,却再也起不来了。

尹胜男不管荀迁的尸体,奔向贺岚,“没事吧?”

看到落在一旁的废弃炸弹衣,才松了口气。

“我没事,”

贺岚拉着尹胜男的袖子,“莲花商场是什么情况,你怎么跑出来了?”

“我们的人已经控制住了莲花商场,一些识时务的缴械投降,剩下的一些刺头的,比如厨师,从天台上跳下去摔死了。讽刺的是,前几天,他就在那里虐杀了一个无辜的人。”

“死有应得。”

尹胜男点点头,又说:“你们跟我走。贺岚,他们一定像我一样见到你很开心。”

贺岚跟着走了几步,回头望了地上尸首最后一眼。一个人身上即善又恶,就如荀迁。贺岚隐约觉得,荀迁对她提供给援助,可是没人能说出真相。

仿佛睡了很久,贺岚醒来仍觉得脑袋有些昏沉。

几缕阳光从窗帘布透露进来,有点刺眼,但贺岚很快适应了。

房门打开,是尹胜男走了进来。她把餐食放在了床头柜,扶着贺岚半坐起,“你睡了有一天一夜,体力精神不支,再加上疑似高空坠落的旧伤。”

贺岚想起,她没有跟得上鹤生和尹胜男,倒在了那条路上,他们的身后。

“鹤生背你回来的。医生给他做了检查,他身体各项指标都要优于正常成年人,自愈速度也快,在张胜那里受的伤竟好了大半。”

“辛苦你们了。鹤生人呢?”

“他说什么都要守着你,早上被我劝回去休息了。”

见贺岚嘴唇干裂,尹胜男倒了被温水给贺岚。

如遇甘霖,贺岚喝下水,舒服多了。“胜男,陌港现在是什么情况?”

“张胜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没了,其他的团体势力算不得厉害,我们很快便会统一陌港,建立正式的民间基地,以后的民生一定能继承将军的遗志。”

贺岚也随着明净的尹胜男看到希望的曙光。

吃了饭,贺岚恢复了体力。末日不断的逃亡使她不敢懈怠,贺岚离开房间,出去走走。王海山的据点已有基地雏形,这里一片将是未来基地的中心地段,居民楼、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会慢慢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