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被骂拖油瓶,福宝被五个舅舅宠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2章(第1页)

刚刚郑老头除了对崔爷爷有点不客气之外,好像没见有什么臭脾气发出来。

姜浅一本正经地说:“倘若真的有什么误会,不管有多少年,都可以解释清楚,总比误会一辈子的好。”

“我也想解释清楚,但他不给我这个机会啊。”

看样子这误会还挺深啊。

不知道是什么愁什么怨呢?

不过现在也不是能问明白的时候,回头姜浅找个机会私底下问一问崔爷爷。

徐氏说:“要不先吃饭吧,不然饭菜都要凉了。”

崔四海:“行,先吃饭。”

他也怕孙女儿问太多不知道怎么回答,毕竟他和郑泉的事情不是三两句话就可以说得清楚。

饭吃到一半姜浅问:“郑爷爷真的会治疗脑瘫?”

“爷爷难道会骗你不成?”

姜浅笑眯眯地说:“崔爷爷当然不会骗我,我就是有点不敢相信郑爷爷的医术居然如此的高,却半点没有显露出来,这也是一种本事啊。”

先前找郑老头给外婆治病,郑老头还一副对外婆的病束手无策的样子,其实对郑老头来说外婆的病应该也会医。

只是为了隐藏身份不能医罢了。

“从前郑泉的医术跟我不分上下,但这么多年没见,他的医术有没有进步或者退步我就不得而知了。”

但正常的话不可能退步,郑泉在医术上也是一个很有天赋的人,说不定已经超越他。

让人无奈的是人家就当赤脚医生,看些小毛小病的,大材小用啊。

“回头我去找郑爷爷问一问他的医术还行不行。”

崔四海却被孙女儿的话吓了一跳,忙道:“浅浅,你这么直截了当的可别把他吓跑了。”

姜浅充满自信地说:“崔爷爷不用担心啦,我既然敢问就不怕吓跑他,而且郑爷爷都一大把年纪了,相信也跑不远了。”

就算能跑远,她就让三舅舅去背他回来,郑老头最怕三舅舅背他啦。

崔四海忍不住笑道:“浅浅,你就是天真,郑泉要逃跑的话还能让你知道,他肯定是偷偷摸摸的跑啊。”

等被发现怕是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这也是崔四海最担心的一点,搞不好今天碰了这么一回面,后面就再也碰不着了,他也是一把老骨头的人了,不会有这个精力去花时间找一个不想见他的人了。

只能说随缘吧。

毕竟郑泉是在刻意躲着他的,连叙旧都是不愿意,只想脚底抹油。

“郑爷爷在清泉镇待了很多年,对清泉镇也会有些感情的吧,不可能说走就走哒,崔爷爷可以放心啦。”

崔爷爷的心事姜浅懂哒,在有生之年肯定想把误会解开,而不是带进棺材里死不瞑目。

相信郑老头和崔爷爷绝交的话肯定也不是出于真心,不然不会躲起来很多年,甚至还要把大佬的身身份隐藏起来。

总而言之,这里面的事情不止是有一个误会那么简单,肯定还有别的事情,只是崔爷爷不方便说出来而已。

崔四海不乐观地说:“浅浅,这郑泉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最清楚,说走就走的事儿他真的能干出来。”

顿了顿后又说道:“他既然能在清泉镇上待那么久,去别的地方也一样,一待就会很多年,然后我们就真的找不到他了。”

姜浅依旧很自信地说:“那我想办法拦住他,让他插翅难飞。”

崔四海被孙女儿的话逗笑了,“那我家浅浅可真是有本事。”

病了好几天

吃过饭,崔四海坐了一会儿就要走了,走之前叮咛姜浅这两天好好的休息,别调皮。

姜浅就点头点头,生病了崔爷爷的话还是要听哒。

崔四海宠溺的摸了摸孙女儿的小脑袋后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如果可以,他好养把孙女儿养在身边,可惜徐家不会同意,浅浅也不会同意。

那么想念孙女儿的时候,只能他来看望孙女儿了。

不过今天能碰上郑泉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就算郑泉不愿意搭理他,甚至有可能会再次躲得远远的,但至少知道郑泉和他一样还活着,没有埋进土里。

心中的遗憾算是少了一半。

崔四海来看望孙女儿的时候可是有拎东西的,在疼孙女儿这件事情他可是很认真的,特别舍得花钱,所以走的时候又给了孙女儿一个大红包,让孙女儿病好去百货大楼里买喜欢的东西。

论给红包崔四海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虽然姜浅的小金库快变成一个大金库啦,但谁会嫌钱多。

姜浅高兴的收下崔爷爷给的红包,顿时觉得烧也退得干干净净,特别的有精神啦。

但红包是红包,生病是生病,拿了红包会退烧只是姜浅的心理作用。

后面两天姜浅虽然没有发高烧,但低烧一直有些反反复复的,说实在的她想调皮都调皮不起来,小模样有些蔫哒哒的,可把家里人心疼坏了。

五个舅舅和一个时深恨不得都待在家里照顾浅浅,哪里也不去,徐氏可没同意,虽然浅浅身体不舒服瞧着是挺心疼人的,但待了一屋子的人照顾浅浅,浅浅没病都要被吓出病来了,大家该干嘛干嘛去,她一个人来照顾浅浅就行。

时深想赖在家里守在浅浅的身边,五个舅舅没同意,在疼爱浅浅这件事情上大家可是一条船上的人,时深这小子想搞特殊,没门。

五个舅舅让时深去饭店洗碗,时深一时半会儿斗不过五个舅舅,只能乖乖的跟着舅舅们走,想要陪在浅浅身边好难啊,五个舅舅是最成功的绊脚石。

村子上的人在得知姜浅生病以后,有不少人来看望姜浅,毕竟今时不同往日,老徐家可是发达了,又造楼房又开铺子又开饭店的,妥妥的有钱人家,但凡拎得清的人,都知道来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