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反派姑姑边疆养娃指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节(第2页)

这倒不是雪城歌舞团不想给老乡们演原创的新戏,但因?为文化差异,那些?广受欢迎的传统剧目,在乡村反而会更受欢迎。

老乡们难得看一次戏,都是带着满满期待来?的,自然要确保他们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这次要不是“春芒”

这部剧,和老乡还有知青的生活息息相?关,雪城歌舞团还是不会把这样的新戏送下乡,除非是当地老乡通过其它渠道了解了这些?新戏,主动要求他们来?演这些?新戏,那就另当别论。

总之雪城歌舞的宗旨就是,老乡们想看什么样的戏,他们就送哪个类型的戏下乡,而不是他们想演什么,就让老乡们看什么。

当然,“春芒”

这种特殊情况除外。

也正?因?为雪城歌舞没有以偏概全?,对不同受众的观众都用心对待,才能?让他们一直广受观众的喜爱,而如今观众对他们的喜爱,则又更上了一层。

在老乡们看了“春芒”

后,没想到他们的真实生活,能?被演员在舞台上就这样活生生的演出来?。

其实不仅老乡们,同为故事中的那些?主人翁的知青,同样觉得,田瑛应该是有深入了解过他们的生活的,不然绝对创作不出这么贴近他们真实生活的作品。

“你们说?说?,写?出“春芒”

的那位小同志咋就这么能?呢?她?咋就能?知道,我?们从那些?知青下到咱们大队,就经常焦头烂额,天?天?为怎么把他们安排到最适合的地方操心。这下好了,有了“春芒”

里的那些?办法,我?们完全?可?以把那些?知青都召集起来?,根据他们每个人所擅长的给他们安排任务嘛,你们说?是不是?”

看了“春芒”

回去的大队干部,必然要先开个会,然后基本都会说?出上述的一番话来?。

参加会议的人只要思想正?面积极的,基本都会赞同这些?话。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没有异议,也有人会说?,纸上谈兵容易,实际做起来?麻烦困难一大堆。

每当有人说?这话的时?候,就会有人出来?反驳:“要不你也给我?们纸上谈一个看看,人家能?把我?们遇到的困难想出解决的办法,还通过送戏下乡的办法,让我?们这些?犄角旮旯里的人知道,已是不易,难道你还想人家过来?把你遇到的各种难题都解决了不成?要是那样,还要你这样的干部有啥用!”

那些?能?看懂“春芒”

的人则会附和:“就是,谁也没规定一定要按照“春芒”

中的办法去做,人家只是想给我?们提供一个解决困难的例子,有了这个例子,我?们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少走?弯路,也能?尽快找到解决的办法不是吗?”

能?说?出这样话的人,基本都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

不仅老乡们讨论,知青们那边的讨论只会更加激烈,毕竟“春芒”

就是围绕他们而写?的。

甚至有很多知青会像他们的家长一样,给田瑛和雪城歌舞团写?感谢信,本来?他们以为,没有人会关注,他们这些?下乡的知识青年所面临的困难和对未来?的迷茫。别人只会在乎他们喊的口号够不够响,精神面貌够不够积极。

直到“春芒”

出来?,知情们才知道,并不是他们从城市被下放到偏远的农村,就再也没人记得和关注他们,一直有人在关注着他们,甚至有人为了他们写?出了“春芒”

在“春芒”

中,不仅帮他们正?在面临的困难想到了解决办法,甚至还鼓励他们学以致用,不要因?为被下放到了偏远农村,就失去希望和理想。

只要心中希望不灭,不管脚下的这片土地是肥沃还是贫瘠,他们这些?知识青年都能?像“春芒”

里说?的那样,用热情洋溢的青春努力去浇筑它,最终落地生花,光芒万丈。

随着“春芒”

在全?国各地的

演出,那些?感谢信,像雪片一样,从全?国各地寄往雪城歌舞团。

此时?已到了夏天?,外面烈日炎炎,家里某人也是心如火烧,夜夜烙饼。

田瑛因?为长期出差,自然不知道萧北放夜夜孤枕难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