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少将在八零种田种药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节(第3页)

水田和旱地种出的粮食不够吃,茶园收入很少。

裴锻虽然是赤脚医生,但小孩子多,女孩子们也都上学,生活条件并不好。

买三轮车的钱一半是借的,挣的也不多。

生活拮据还尽力招待他们。

天快黑时裴杨把裴宁他们送到招待所返回去。

他们收拾好卫生,元元和皎皎打闹,韩秀梅和裴宁说:“宁宁,裴杨他们家热情招待我们,我们买点回礼。”

裴宁想一下说:“行,他们家挺看重孩子读书,送三本新华字典,每个孩子六支铅笔十本练习薄,男孩再给一人一个玩具,女孩一人一朵头花,大小都一样,送大人的东西你决定。”

韩秀梅不赞成两点:“玩具和头花有这两样东西不实用,还不如换成糖。”

裴宁说:“孩子们高兴啊,人的精神需求很重要,中医上还有情志疗法。”

现在做父母的养孩子只管孩子吃喝,有能力管上学,就算这样已经拼尽全力,顾不上孩子的心里需求和精神需求。

其实他们也不懂自己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

元元和皎皎不知道什么是精神需求,但听妈妈的话点头,妈妈给他们做玩具和买玩具都很高兴。

韩秀梅想到以前宁宁她爹在外面折一把花回来送给自己,当时自己心里很甜,现在回想还觉得欢喜,没有再反驳,说:“行吧,大人的不单独送,明天看能买到啥。”

第二天早上四人在街上摆的几个小摊子上解决早餐。

吃完早饭,先去买送礼的礼品,小孩子的就按裴宁昨晚说的买,给大人买两瓶不要票的高价酒,在一家个体店买到价格比较高的两罐麦乳精和两包大白兔奶糖,一斤红糖。

他们买完回招待所收拾好,然后出来在镇上转一圈。

裴宁和韩秀梅看和老家不一样的民居建筑,元元和皎皎看人,转一大圈后回招待所休息。

十一点多时有人敲门,裴宁放下杂志站起来走到门口开门,见门外是三个人,花白的头发的老人和一男一女年轻人,女的正是在沪市嘲笑他们乡巴佬的年轻姑娘,看到开门的裴宁瞬间瞪大眼睛,远一点站着两个招待所工作人员。

花白发男人激动看向裴宁问:“你是裴宁?”

裴宁看他和裴爷爷有些相似的脸点头回答:“是,你是叔公吧,请进。”

这个时候到应该是大清早坐班车过来。

裴坤在电话里已经知道大哥和侄子已经不在,虽然伤感但有他们的消息很高兴。

他看着裴宁点头:“是,你像你奶奶,我大嫂。”

几人进门,裴宁把门关上,韩秀梅微笑喊:“叔叔。”

裴坤看向她点头回应:“好。”

随即眼神热切看向元元和皎皎。

裴宁给裴坤介绍:“裴衍,裴皎,平时叫元元和皎皎。”

元元清亮喊:“太叔爷爷好。”

皎皎声音比较小:“太叔爷爷好。”

裴坤喜爱笑看他们:“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