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第3页)
班主任说道:“当然,我们每年都有邀请以前的毕业生。”
“那能邀请我们上次去过那个敬老院的徐奶奶吗?她是我们学校1930年的毕业生。”
听到她的话,班主任都呆住了,班上一阵哗然,议论纷纷,没办法,1930年这个年份太有震撼力了。祝霜降继续道:“徐奶奶毕业后,就和哥哥一起投奔组织参加抗日了,还走过长征,参加过解放战争。”
班主任拍了下桌子,站起来道:“请,一定要请!”
班主任去和校长汇报这件事,很快,这件事不单单是高二五班的事了,应该说重视度层层加码,由更高等级的接手,轮不到他们管了。校长和其他领导亲自去敬老院邀请徐老前辈,还要去查查还有没有从本校毕业的,还活着的其他老革命,好一起邀请过来。
没有也没关系,到时候着重介绍徐奶奶就是了。
校庆在六月中旬,距离现在也就一个月出头,如果真要准备节目,排练时间相当紧张,重点班虽然很多同学各有才艺,但大多自娱自乐,跟平行班的特长生们没法比,因此什么独舞、独奏,通通否决。
而听说校交响乐团和校民乐团都有合奏,里面都是艺术生;体育生这边女生表演健美操,男生表演跆拳道;高三的保送生还要集体进行诗歌朗诵,你能不让他们上台吗?
因此出的节目最好避开这些,胜算才比较大。
祝霜降想了想说道,“不如我们来走T台。”
班长记下了每一个同学的建议,祝霜降看到她拿着的本子上写了一排,起码十几个来自同学的节目建议。极为端正,愣是在笔记本上排列出了电脑文档里,左边对齐的感觉。
“什么样的T台?”
班长问道。
祝霜降盯着她的本子,说道:“两个人上去一起走,做对照组,左边是八十年前学生的样子,右边是我们现在的样子。”
“两个并排的同学身高体型要相近,通过穿着,精神状态突出强烈对比,展现时代变化。”
祝霜降继续道:“这样还能让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参与进来。”
班长听的双眼放光,另起一页,郑重记下她的想法:“你的建议很好,甚至还能比较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的……”
祝霜降才发现,原来最开始那页只是目录,如果觉得想法好的,还有附件信息,详细内容一二三四各有标注。
我要是班主任,我也选你当班长,多么尽职尽责啊。
最后班长站在讲台上,将同学们的想法写在黑板上,让大家投票选择,最后投T台走秀的遥遥领先,节目就这么定下来了。
班主任看着也觉得很好,“非常有意义。”
大家分工合作,有查资料找八十年前学生衣服款式的;有设计台步,比较高矮胖瘦,看让哪两个人并排行走的,反正班上一个同学都不能落下。
“八十年前的衣服不一定只选择校服,那时候国家动荡,外寇入侵,我们可以穿破旧的;身上带伤带血的;步履蹒跚的;以及浴血奋战、宁死不屈的。”
祝霜降握拳道:“但是现在的样子一定要幸福。”
同学们陆续做了补充,节目设定愈加完善,课余还有周末,大家都有到学校里进行排练。校庆两周前要确定表演节目,彩排在音乐厅进行。校领导和老师们进行评选,选出他们认为最合适的节目。
高二五班是从两个女生开场的,祝霜降和她的同桌,她穿着现在洛海一中的校服,头上扎着高马尾,背着书包,一脸稚气天真,脚步轻快;同桌蓝衣黑裙,白袜布鞋,手上抱着抵抗列强的宣传标语,表情坚定,步伐有力。
左边的都是穿着现在洛海一中的校服,右边各有各样,开始几个都是八十年前的学生服饰,然后渐渐破旧,身上也出现了伤痕,最后全部变成了战士的样子。
台下响起了老师们的掌声,最后打分的时候,宣布他们班的节目入选了。
祝霜降还去福利院看望了徐奶奶,校领导们已经来过了,徐奶奶和院里其他几位老人接受了邀请。招呼她走近,笑着握住她的手:“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去过学校了,它现在的样子肯定跟我想象里的不一样了。”
“肯定更大,更漂亮了!”
校庆当天,祝霜降才发现,原来洛海一中那么多毕业生走上了领导阶层的岗位,这还只是本市的,不算那些社会成功人士。
他们有专门的席位,但是坐在最前端的,是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校长介绍完那些在各个行业发光发热的毕业校友后,着重介绍了这几位老人,特别是徐奶奶毕业的年份和她做出的贡献。
整个学校的师生都为他们鼓掌,还有请来的电视台记者给他们拍照。
校庆的每个节目都很优秀,高二五班以另辟蹊径的表演方式,和校民乐团一起,获得了全场最佳。同样有记者对他们拍照,还有幕后采访。
之后学校还通知他们,这个节目保留,暑假七月份要到市政府举办的文艺汇演上走一遍。同学们都很兴奋,班主任不得不出来浇凉水:“现在最重要的是期末考试。”